- 三境界與三層樓
- 一個小沙彌,出家修行多年,一直沒有開悟,他相當痛苦煩惱。一天夜晚,小沙彌去拜見老方丈,向老方丈訴說自己內心的苦楚糾結。
- 2022-09-24 閱讀:174
- 鷹與蜣螂
- 兔子看見沒有什么人可以救它,只是恰巧看到一只蜣螂,便求它援助。蜣螂鼓勵兔子別怕,它見鷹將要到來,便請求鷹不要抓走向它求救的那兔子。
- 2022-09-23 閱讀:186
- 裝在心里的鏡子
- 《世說新語》中記載,西晉時,有一個叫周處的人,年少時橫行鄉里,與山中虎、水中蛟并稱三害。
- 2022-09-23 閱讀:206
- 大將軍,小細節
- 陶侃是晉朝著名的大將軍,從軍四十載威震疆場,雖然名聲顯赫,卻不僅僅是靠打勝仗贏來的。
- 2022-09-23 閱讀:180
- 一舉三得的智慧
- 裴谞是唐德宗時期的人,由于受到宰相元載的排擠,在朝廷沒待上幾年,便被下放到地方做官,擔任過幾州的刺史,后來又回到朝廷
- 2022-09-23 閱讀:177
- 唐太宗巧治貪官
- 對官員腐敗,唐太宗李世民曾采取過一種奇葩的處置方法——“顛罰為獎”,對那些受賄的貪官進行“公然獎勵”
- 2022-09-23 閱讀:223
- 勿以小惡棄人大美
- 《資治通鑒》記錄了一段孔子嫡孫子思推薦茍變給衛侯的故事。子思言茍變于衛侯曰:“其才可將五百乘。”
- 2022-09-23 閱讀:198
- 利益面前平常心
- 有一個小和尚,每天在廟里潛心研究佛經,參禪打坐。十年后他感到自己慧根已生,已有佛心。
- 2022-09-23 閱讀:166
- 自知更可怕
- 葉存仁是清代的一名官員,先后在浙江河南等地工作過,為官清正廉潔律己律人。
- 2022-09-23 閱讀:166
- 理財讓日子更從容
- 在寒風刺骨、滴水成冰的深山老林中,松鼠正端坐在樹枝上,迎著暖烘烘的太陽,用前肢抱著橡子,津津有味地吃著。
- 2022-09-23 閱讀:209
- 困境的價值
-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稱的獅子來到了天神面前說:“我很感謝你賜給我如此雄壯威武的體格、如此強大無比的力氣
- 2022-09-23 閱讀:181
- 成人之美,留己生路
- 西漢初年,朝廷大肆分封同姓王建立諸侯國,目的是緩沖社會矛盾,變亂時拱衛京師。時間一長,諸侯王漸漸擁兵自重,不服從中央管轄。
- 2022-09-22 閱讀:196
- 禮單上的秘密
- 原來,韓弘曾任宣武節度使,掌管一方軍政大權。后來,地方權勢不斷擴張,叛亂滋生,嚴重威脅中央統治。
- 2022-09-22 閱讀:191
- 成功就是超越本我
- 鵝毛大雪下得正緊,滿山遍野都裹上了一層厚厚的雪。
- 2022-09-22 閱讀:256
- 不敢領取的封賞
- 清朝雍正年間,大將軍年羹堯深得皇帝器重,成為當朝最有權勢的“紅人”。書生蔣衡聽說年羹堯惜才愛才,便約了幾個同門去投奔。
- 2022-09-22 閱讀:196
- 不友好的美德
- 一次,方丈遇到了一位外地的僧人,兩個人結伴外出云游。一戶人家邀請他們進餐。能夠請來僧人,主人很高興,命令仆人們做最好的飯菜來招待客人。
- 2022-09-22 閱讀:218
- 空船
- 莊子有一則關于“空”的故事:一個人乘船渡河,有艘空船由上游沖過來,即使脾氣最壞的人也不會生氣,等空船快撞到時,他會用手輕輕將空船推開。
- 2022-09-22 閱讀:210
- 真正讓人受辱的,只有德行
- 三國時,有個人叫袁渙。有次呂布讓他寫信罵劉備,袁渙不罵。呂布再三強迫他,他還是不罵。呂布急了,拿著兵器威脅袁渙說:“你要是不罵,我就殺了你。”
- 2022-09-22 閱讀:169
- 歷代巧諫
- 皇權至高無上的時代,臣下的一切全憑君主的一句話。因此,哪怕稍稍逆一下龍鱗都是非常危險的。
- 2022-09-22 閱讀:187
- 不是所有的羞辱都是傷害
- 戰國時期的蘇秦和張儀都是鬼谷子的學生。所不同的是,張儀畢業的時候,師兄蘇秦已經是名滿天下的人物了。
- 2022-09-22 閱讀:166
- 弦外音
- 說話應該直來直去,不拐彎抹角,讓人一下子明白你的意思。殊不知,在有些特定的場合,說話卻不能明言,點到為止,不捅破那一層紙,雙方都意會而無須明說也是一種技巧。
- 2022-09-22 閱讀:151
- 無路可走
- 小河來到沙漠面前,卻發現自己正一點一滴地陷進沙里,它因此悲痛地嗚咽:“難道我注定要在這里無聲無息地死去嗎?”
- 2022-09-20 閱讀:166
- 恩怨都要講分寸
- 為人狐疑是個壞毛病,自個兒苦惱活該。為官狐疑很麻煩,小則誤身,大則誤國。
- 2022-09-20 閱讀:162
- “守井”哲理
- 明太祖朱元璋每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員前,都將他們帶到皇宮的一口水井旁說:“做清官、靠俸祿過日子,就像守著一口井,井水雖不滿,但可養活一家老小。
- 2022-09-20 閱讀:173
- 放不下?不放下
- 清順治七年,江南宜興吳府,臥病在床的吳洪裕到了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那幅心愛的山水畫。
- 2022-09-20 閱讀:180
- 做完與做好
- 有位師傅要徒弟整理庭園。第一個徒弟粗心大意,割草砍樹,未見庭園之美,反添荒涼之感
- 2022-09-20 閱讀:204
- 識人的智慧
- 晉國智宣子想讓智瑤為繼承人,理由為其“美髯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
- 2022-09-20 閱讀:189
- 如是我聞
- 寺里來了一個有煩惱的有錢人。有錢人問師父:“師父,我非常想為世人做點好事,可是總是條件不夠啊。”師父問他:“你需要什么條件呢?”
- 2022-09-20 閱讀:185
- 登山境界
- 弟子問師父:我欲云游參學,并向眾生宣講佛法,不知可否?
- 2022-09-20 閱讀:177
- 看到不等于走到
- 弟子登上山頂后回到師傅的身邊。師傅問:“山腳離山頂有多遠呢?”
- 2022-09-20 閱讀:241
- 做一個甘愿吃悶虧的人
- 唐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錢徽被提拔擔任禮部侍郎,專門負責科舉考試,等于是天下讀書人晉升通道上的一位把門神,前來拉關系、“走后門”的人絡繹不絕。
- 2022-09-20 閱讀:214
- 迷路的時候不要著急
- 日本歷史上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禪師叫道元禪師。道元禪師是日本曹洞宗的開創者,是日本村上天皇第九代后裔,九歲時就能解讀《俱舍論》
- 2022-09-19 閱讀:195
- 刀尖上盛開智慧
- 朱元璋這人,可不像別的皇帝那樣少有大志。他很可憐,小時候,父母雙亡,到處乞討;乞討不下去了,又去皇覺寺當一介小沙彌,木魚經卷,阿彌陀佛。
- 2022-09-19 閱讀:177
- 變障礙為臺階
- 《論語·陽貨》第一則,記載的是陽貨和孔子之間的一次交鋒:陽貨希望孔子出山,幫助自己,但孔子自小討厭陽貨,長大后看到陽貨陪臣執國命,更是厭惡他。
- 2022-09-19 閱讀:205
- 司馬懿的壞主意
- 領導曹丕說出自己的想法,策謀深遠的賈詡諫曰:“劉備雖亡,必托孤于諸葛亮,陛下不可倉卒伐之。”
- 2022-09-19 閱讀:2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安|
白河县|
景德镇市|
鄂伦春自治旗|
嘉峪关市|
昭苏县|
青河县|
曲松县|
兴仁县|
滁州市|
霞浦县|
阳曲县|
石柱|
南部县|
敖汉旗|
苍南县|
古浪县|
浦东新区|
托里县|
永和县|
海丰县|
洪湖市|
沐川县|
天峨县|
理塘县|
曲松县|
宣威市|
邛崃市|
通山县|
扶沟县|
仁化县|
南川市|
平武县|
邹平县|
青田县|
海盐县|
万宁市|
红桥区|
巍山|
梅河口市|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