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的壞主意
那年,劉備白帝城剛死,曹丕就想趁機滅了西蜀。
領導曹丕說出自己的想法,策謀深遠的賈詡諫曰:“劉備雖亡,必托孤于諸葛亮,陛下不可倉卒伐之。”正言間,司馬懿憤然而出曰:“不乘此時進兵,更待何時?”
曹丕大喜,遂問計于司馬懿。司馬懿侃侃而談:“若只起中原之兵,急難取勝。須用五路大兵,四面夾攻,令諸葛亮首尾不能救應,然后可圖。”
司馬懿一一道出五路軍馬由來:一是修書羌王,重金賄賂,令其起兵十萬;二是高官厚賞,令孟獲起兵十萬;三是遣使孫吳,許以割地,令孫權起兵十萬;四是差使叛將孟達起兵十萬西攻漢中;五是命大將軍曹真為大都督,提兵十萬出陽平關取西川。五十萬大軍,五路并進,諸葛亮便有姜子牙的才干,也無法抵擋。
曹丕大喜,這樣周全的計劃,真是只有司馬懿才想得出來呵!
五十萬大軍還真的兵分五路來犯西蜀。諸葛亮在家閉門數日,一一化解。
羌王之兵用馬超抵擋,羌人以馬超為神威天將軍,不敢冒進;南路孟獲以魏延用疑兵之計退去;孟達叛將只需偽作一封其老友李嚴的親筆信,便可讓他稱病不出;孫吳之兵派鄧芝游說便去;曹真之兵只要趙云引一軍把守關隘,并不出戰,此地險峻,可以保守,曹真見我兵不出,不久自退矣。
你看這五十萬大軍,從東南西北四面夾攻,看似兇猛,但這是用錢買來的、用官賞來的、用許以割地換來的各自利益不同的群體。五路大軍各十萬,貌似齊整。可正是過于齊整,齊整得不符合各自的實力,貌似合理其實又不合理,各路大軍必會心有怨言,相互猜忌,互相觀望,不盡全力,如此臨時拼湊的軍團,怎能擊破敵方一國之軍?
現在的問題是:精明的司馬懿為何要出此下策?
原來,這個方案雖不管用,卻有許多好處:一是急領導之急,給了領導面子,又顯示自己的忠心;二是這招雖臭,但看起來很周全,有聲勢,場面大,可以揚國威、振士氣;三是兵多是借的,只是花錢,不用太出力,同僚不會太辛苦。曹真去攻最險的陽平關,雖然肯定攻不下來,但人家趙云不出來應戰,咱也沒辦法,只當這十萬大軍公費旅游一番,曹真這十萬人也落得歡喜。
只是曹丕領導又花錢又使面子,勞而無功,事后還不得不給各路人馬獎賞激勵,成本不低。
司馬懿還有一個最大收益:世人可以由此感到曹魏家族看似強大,其實是群沒腦子、沒本事、好糊弄的團隊,今后咱司馬家拿下他們就容易許多。不過這是后話了。
你看,給領導獻萬全之策的人有多壞。
時間:2022-09-19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成人之美,留己生路
- 西漢初年,朝廷大肆分封同姓王建立諸侯國,目的是緩沖社會矛盾,變亂時拱衛京師。時間一長,諸侯王漸漸擁兵自重,不服從中央管轄。
- 09-22
- 禮單上的秘密
- 原來,韓弘曾任宣武節度使,掌管一方軍政大權。后來,地方權勢不斷擴張,叛亂滋生,嚴重威脅中央統治。
- 09-22
- 不敢領取的封賞
- 清朝雍正年間,大將軍年羹堯深得皇帝器重,成為當朝最有權勢的“紅人”。書生蔣衡聽說年羹堯惜才愛才,便約了幾個同門去投奔。
- 09-22
- 不友好的美德
- 一次,方丈遇到了一位外地的僧人,兩個人結伴外出云游。一戶人家邀請他們進餐。能夠請來僧人,主人很高興,命令仆人們做最好的飯菜來招
- 09-22
- 空船
- 莊子有一則關于“空”的故事:一個人乘船渡河,有艘空船由上游沖過來,即使脾氣最壞的人也不會生氣,等空船快撞到時,他會用手輕輕將空
- 09-22
- 真正讓人受辱的,只有德行
- 三國時,有個人叫袁渙。有次呂布讓他寫信罵劉備,袁渙不罵。呂布再三強迫他,他還是不罵。呂布急了,拿著兵器威脅袁渙說:“你要是不罵
- 09-22
- 歷代巧諫
- 皇權至高無上的時代,臣下的一切全憑君主的一句話。因此,哪怕稍稍逆一下龍鱗都是非常危險的。
- 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