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小惡棄人大美
《資治通鑒》記錄了一段孔子嫡孫子思推薦茍變給衛侯的故事。子思言茍變于衛侯曰:“其才可將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將:然變也嘗為吏,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猶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故杞梓連抱而有數尺之朽,良工不棄。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也。”公再拜曰:“謹受教矣!”
這個故事的意思是:子思向衛國國君推薦茍變說:“他的才能可統領五百輛戰車。”衛侯說:“我知道他是個將才,然而茍變做官吏的時候,有次征稅吃了老百姓兩個雞蛋,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說:“圣人選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長,棄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幾尺朽爛處,高明的工匠是不會扔掉它的,F在國君您處在戰國紛爭之世,正要收羅鋒爪利牙的人才,卻因為兩個雞蛋而舍棄了一員可守一城的大將。這事可不能讓鄰國知道。”衛侯一再拜謝說:“我接受你的批評和教誨。”
在古代,國君選拔人才都希望選拔那些“德才兼備”的人,所以名聲不好的人基本上就喪失了當官的機會。什么樣的人才算人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所以用人的標準也就不同。
春秋時期,秦穆公沒有聽從大夫蹇叔的勸阻,于公元前627年命大將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率領軍隊討伐鄭國。在班師回朝經過崤山時,被晉軍偷襲成功,全軍覆滅,三位將領也被捕獲。晉襄公本想殺掉這三人,但他的母親認為此舉不仁,便釋放了這三位大將。孟明視等三人回到秦國時,秦穆公身穿喪服到城外迎接,孟三人趕緊跪在地上,請求軍法處之。但秦穆公連忙扶他們起來,說:“我沒有聽蹇叔的忠告,使你們打了敗仗,受了污辱,這件事的責任應由我來承擔,怎么能怨你們呢?再說,你們幾個人從前都立過戰功打過不少勝仗,我絕不能因為你們一時的過錯就抹煞過去的功績啊。”孟明視等人感動得涕流滿面,對秦穆公更加忠貞不二。秦穆公繼續重用這幾位大將。不久經過認真準備,孟明視等武將又兩次率領軍隊討伐晉國,終于打敗了晉國的軍隊,報了崤山的一箭之仇。
三位大將遇到了一個明君,如果換成其他國君,估計腦袋就要搬家了,原因就在于他們三個乃“敗軍之將”,不過秦穆公根本就不計較這些,他看中的是這三位的領軍打仗的本領,而且戰爭的失敗不是因為三將造成的,而是因為秦穆公的決策失誤!
讀罷這兩個故事,茍變的故事告訴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茍變白吃老百姓兩個雞蛋可能失去做大將的機會,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子思這樣的伯樂。而秦穆公的故事又告訴我們:對于用人者或者管理者而言,我們也要懂得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用人要“唯才是舉”,勿以小惡棄人大美!
時間:2022-09-23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勿以小惡棄人大美
- 《資治通鑒》記錄了一段孔子嫡孫子思推薦茍變給衛侯的故事。子思言茍變于衛侯曰:“其才可將五百乘!
- 09-23
- 利益面前平常心
- 有一個小和尚,每天在廟里潛心研究佛經,參禪打坐。十年后他感到自己慧根已生,已有佛心。
- 09-23
- 自知更可怕
- 葉存仁是清代的一名官員,先后在浙江河南等地工作過,為官清正廉潔律己律人。
- 09-23
- 理財讓日子更從容
- 在寒風刺骨、滴水成冰的深山老林中,松鼠正端坐在樹枝上,迎著暖烘烘的太陽,用前肢抱著橡子,津津有味地吃著。
- 09-23
- 困境的價值
-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稱的獅子來到了天神面前說:“我很感謝你賜給我如此雄壯威武的體格、如此強大無比的力氣
- 09-23
- 成人之美,留己生路
- 西漢初年,朝廷大肆分封同姓王建立諸侯國,目的是緩沖社會矛盾,變亂時拱衛京師。時間一長,諸侯王漸漸擁兵自重,不服從中央管轄。
- 09-22
- 禮單上的秘密
- 原來,韓弘曾任宣武節度使,掌管一方軍政大權。后來,地方權勢不斷擴張,叛亂滋生,嚴重威脅中央統治。
- 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