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與蜣螂
鷹在追一只兔子。
兔子看見沒有什么人可以救它,只是恰巧看到一只蜣螂,便求它援助。蜣螂鼓勵兔子別怕,它見鷹將要到來,便請求鷹不要抓走向它求救的那兔子。但是鷹因為蜣螂很小,看不起它,就在它的眼前把兔子吃掉了。
自此以后,蜣螂深以此為憾,它便不斷地去守候鷹的巢,只要鷹生了卵,它就高高地飛上去,把鷹卵推滾出來,將它打碎。
鷹到處躲避,直至后來飛到宙斯那里去(因為它是屬于宙斯的神鳥),請求宙斯給它一個安全的地方可以養育兒女。宙斯許可它在自己的膝上來生產。
蜣螂知道了這件事,它做了一個糞團,高飛上去,到達宙斯的上面,把這落在它的膝上。宙斯想要拂落那糞,便站了起來,不覺把鷹的卵都掉了下來。自此以后,據說在蜣螂出現的時節,鷹是不造它的巢的。
這故事教人不要看不起人,因為沒有人是這樣無用的,臉上被涂了泥而不作報復。
時間:2022-09-23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鷹與蜣螂
- 兔子看見沒有什么人可以救它,只是恰巧看到一只蜣螂,便求它援助。蜣螂鼓勵兔子別怕,它見鷹將要到來,便請求鷹不要抓走向它求救的那兔
- 09-23
- 裝在心里的鏡子
- 《世說新語》中記載,西晉時,有一個叫周處的人,年少時橫行鄉里,與山中虎、水中蛟并稱三害。
- 09-23
- 大將軍,小細節
- 陶侃是晉朝著名的大將軍,從軍四十載威震疆場,雖然名聲顯赫,卻不僅僅是靠打勝仗贏來的。
- 09-23
- 一舉三得的智慧
- 裴谞是唐德宗時期的人,由于受到宰相元載的排擠,在朝廷沒待上幾年,便被下放到地方做官,擔任過幾州的刺史,后來又回到朝廷
- 09-23
- 唐太宗巧治貪官
- 對官員腐敗,唐太宗李世民曾采取過一種奇葩的處置方法——“顛罰為獎”,對那些受賄的貪官進行“公然獎勵”
- 09-23
- 勿以小惡棄人大美
- 《資治通鑒》記錄了一段孔子嫡孫子思推薦茍變給衛侯的故事。子思言茍變于衛侯曰:“其才可將五百乘。”
- 09-23
- 利益面前平常心
- 有一個小和尚,每天在廟里潛心研究佛經,參禪打坐。十年后他感到自己慧根已生,已有佛心。
- 09-23
- 自知更可怕
- 葉存仁是清代的一名官員,先后在浙江河南等地工作過,為官清正廉潔律己律人。
-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