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課余時間學習計算機網絡、Android程序開發等技能,先后取得華為HCNA認證和中興LTE助理工程師認證;常駐實驗室樂此不疲地寫頻率、調功放、調雙工,為了調試一個功放,對著英文的PDF電路圖分析電路就入了神;各門功課出類拔萃,每年都獲得一等獎學金……四年的潛心鉆研和日積月累,張子豪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越走越遠……
“玩”著學,玩出了名堂
有一份自己摯愛并愿意為之奮斗的事業,是幸運而幸福的。讀自己喜歡的專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張子豪的大學生活,充實而多彩。對于通信專業的喜愛,體現在他深入鉆研的行動里,也映射在他追求極致的態度上。
高中時他就開始對無線電、編程和電子信息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于是自己買來CASIO、TI的圖形可編程計算器,編程實現一些數學計算功能。有了這樣的嘗試,他便開始思索:數學里的線性規劃題目、分布列的計算等,可不可以用計算器編程實現呢?每學會一種新題型,他就會考慮用編程去實現,這樣的融會貫通培養了他嚴密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也讓他愛上了數學。在學習Matlab之前,編程計算器一直是他的“玩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剛進大學他就自學了C語言和51單片機,他尤其對單片機、嵌入式的編程感興趣。因為喜歡編程,一次次調試代碼也就不那么枯燥,常駐實驗室收獲的是一種滿足和快樂。他解釋說:“我特別喜歡用單片機是因為可以用它來做一些有意思的電子制作。我感覺能把自己的想法轉化成實物是一件令人非常快樂的事情。”
正是因為有著對通信和嵌入式的熱愛,他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刻苦努力,在科研實踐中踏實沉穩、勇于鉆研。在團隊合作中發揮首創精神,敢想敢做。在不停的“玩”的過程中,他取得了不菲的成績:2017年全國電子設計競賽北京賽區一等獎;2017年大唐杯全國大學生移動通信技術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2016年北京市第九屆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二等獎;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用于水波定向作用研究的振幅和頻率可調的裝置》……
“比賽還是要參加的,并且越多越好”
有時候搜集資料,國內網站是搜不到的,所以只能去國外網站查找。正如他說的:學習沒有捷徑,要不斷的練習,還要學以致用。而提及各類比賽,他建議:“比賽還是要參加的,并且越多越好。”
其實,張子豪一開始并不想參加這些比賽,他當時覺得知識自己學會了就夠了,參加比賽拿個獎太功利了。但隨著他參加了幾次比賽,他逐漸改變了這種看法----“參加比賽會學到很多課上學不到的東西,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突發情況,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讓他印象最深的是電子設計競賽。這是一項考察綜合能力的比賽,既要求有硬件電路設計能力,也就是模電知識,也要求有軟件編程能力,也就是單片機編程。硬軟結合的好,調試的通,才算是初步搞定了。但要做到穩定、可靠,這其中有很多的細節要注意,有很多的“坑”要繞。那次他參考芯片手冊調試電路,調了很長時間都調不通。后來經同學指點,得知芯片手冊上引腳標注順序和實際順序不同,按照正確的順序接好電路才行。在給單片機編程的時候,需要判斷輸入的信號電平。當時無論如何也讀不到輸入的電平。后來經過測試很久才發現,是因為沒有啟用這個引腳的上拉電阻。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賽前15分鐘,他們組焊的電路因為發熱太大,導致上面的熱熔膠熔化開線了,這是一個很關鍵的位置,當時也沒帶電烙鐵。好在及時借到工具把電路焊好,這才解決了問題••••••這樣的小狀況在參加比賽過程中他遇到了很多。
面對突發情況,不僅考察隨機應變能力,還考驗著個人的心理素質。這樣的鍛煉機會的確是課堂上沒有的。
拿的起、放的下,常懷感恩之心
路漫漫其修遠兮,張子豪也十分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2017年暑期,他和北京市其他幾所高校的老師、同學一起赴法國參觀了Lyceeduchaptal預科學校、里昂中央理工學院和LeParc預科學校。
“法國之行開闊了我的眼界,更讓我認識到了國際上先進的工程師教育體系,就是一個尤其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在做學問的時候,不能只研究書本理論,而是要多實踐,了解理論在工程中的實際應用,這樣才不會使學到的知識與工程脫節,才能更好的學以致用。”張子豪感慨道。
“法國學習時間很短,但是我們感受到了法國工程師教育的嚴謹、認真;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回首這一切,我發現這是我人生旅途中一段難忘的快樂時光,短短的兩周也成為了我一生的財富。”
他深知自己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離不開其他人的幫助。不論是對父母還是對老師和同學們,他都心懷感激:“對老師們的恩情無以為報,只愿努力學習,成為像徐穎一樣的人,為母校爭光添彩。”
他很崇拜那些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在他看來,人格魅力體現在“對一切事物能拿的起、放的下”。他說:“能深入鉆研、艱苦探索、不斷創新、堅持不懈,此之謂拿的起。但事在人為,在努力的階段要加倍努力,以求有個好的結果,但做事情往往不是一帆風順,有的時候結果往往并不是我們所期待的那樣,所以在遭遇挫折,最終沒有取得如愿的結果的時候,不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是積極的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此之謂放的下。唯此能拿得起、放得下,是我的目標,也是成大事者必備的品質。”張子豪十分敬佩這樣的人,而他自己也正在為成為這樣的人而不懈努力。
知之而后行之,行之而后曉之,曉之而后通之,通之而后明之,明之而后用之。執著于內心的人,才會把一件事做到極致。“要有初心,不忘初心”。這是他作為過來人給學弟學妹們的建議。他也衷心祝愿所有信息科大的學子能夠充分利用大學四年的時間,不誤青春,不負年華,努力進取,奮勇拼搏,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