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找到的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也是廣大青年應該牢固確立的人生信念。”近年來,江蘇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測控系本科黨支部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引導青年以奮斗姿態,積極投身到強國建設、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業之中,連續3年4人入選研究生支教團項目,奔向內蒙古、新疆開展支教工作。
個人簡歷 蔡志錦,中共黨員,江蘇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2020級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本科生,江蘇科技大學第26屆研究生支教團內蒙古分團成員,曾任自動化學院學生會執行主席、學生會功能性團支部書記、學生會外聯部部長、2022103051團支部書記。籌辦自動化學院首屆運動會、迎新晚會、“科技進校園”、“文化傳承行”等主題活動60余次,累計參與人數高達5000余人次,被省市級以上媒體報道20余次,其中被《求是》引用報道1次。曾獲江蘇省優秀學生干部、鎮江市“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校三好學生、校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
志愿服務,初心萌芽待綻放 疫情在前,責任在肩。新冠疫情爆發期間,無論校園還是家鄉,蔡志錦皆主動加入疫情志愿者的隊伍,志愿時長達200余小時。“請大家保持1米距離”“請提前打開健康碼”……短短幾句話,是蔡志錦在這期間喊無數遍的內容,但他并沒有厭倦,因為他知道自己在與醫護人員并肩作戰,筑起了社會與校園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步入課堂,命運之輪始轉動 大二大三期間,學院多次舉辦小學科技宣講活動,他走出大學課堂,深入小學課堂,將知識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幼小的心田。站在那三尺講臺上,蔡志錦仿佛變成了一個神奇的向導,引領著孩子們探索未知的世界。他用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演示,向孩子們介紹各種科學知識和原理。他教他們觀察身邊的事物,發現其中的奧秘。隨后,黨支部組織與新疆可克達拉市金山實驗學校的學生連線,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黨日交流活動。這次連線,不僅跨越了千山萬水,更架起了他與西部孩子心與心之間的橋梁。
英雄之光,心中信仰愈堅定 積極響應團中央“三下鄉”號召,在社會“大思政課”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大三的暑假,蔡志錦參加“十里長山紅色鄉村文化”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并擔任隊長,獲評江蘇省“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在十里長山周圍開展知識科普、文化傳承、尋訪烈士家屬等活動,蔡志錦在帶領團隊走訪張國榮烈士的家屬時,聽他們講述英雄張國榮的故事,感受他為國家、為人民做出的巨大犧牲。回顧這次實踐活動,蔡志錦感到無比充實和滿足。他深知,這次經歷將成為他人生中寶貴的財富,激勵他不斷前行,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理想而努力奮斗。
支教接力,青春韶華向國家 一次次的社會志愿服務活動,讓曾經埋在蔡志錦心底的那粒種子茁壯成長。在2023年的夏天,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毅然加入研究生支教團的行列,準備前往祖國西部的那片熱土,將青春的汗水揮灑在祖國廣袤的土地。同時,也可以將他四年來的所學帶到當地,“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為西部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青春。
但行善事,無問西東,蔡志錦以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青年一代的責任與擔當。從疫情期間的堅守,到課堂內外的知識傳遞,再到英雄文化的探尋與支教夢想的啟航,他始終堅守初心,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責任編輯:蔡志錦 楊珺雅 胡禹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