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取自《紅樓夢》探春的判詞‘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所以不是夢瑤,是夢遙。”大概很多人都習慣取“瑤”這個很美的字為名,時常會有人寫錯她的名字。這個帶有書卷氣的叫夢遙的女孩,就是我校數理1402班的學生。大三時她選擇轉入自控1404班,開始了專業課學習之旅。大三第一學期開學,她就被推選為“第三屆校長獎學金”獲得者人選之一。入校以來,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校長獎學金的要求比較高,別人用四年時間能拿的獎項,她在第三年就已經拿到了。她的興趣很廣泛,各個方面她都會去涉足嘗試。
喜歡一本書,就和它做朋友
中學時代的她就分外喜歡讀書,她坦言那時學完各門功課,最喜歡的就是看書。“讀書帶我進入別人的世界,也提供一個新的視角面對自己的世界,讀書的過程就是在和不同的作者交朋友,沒有必要勉強自己去跟不喜歡的書做朋友。哪怕是冷門的書,我看了有感觸,也會勇敢地伸出橄欖枝。”
“其實上大學以來,由于各種事情變多了、人也更貪玩浮躁了,我讀書已經少多了,以后一定盡量多讀”。腹有詩書氣自華,從夢遙的談吐中看得出,她很好學也很低調。問及她最喜歡的書,她說:“我看書挺雜的,隨性閱讀,讀的書還是太少,不敢聲稱讀透讀懂了哪本書,但喜歡的書還是有的。”她不會刻意因為哪本書很暢銷就去讀某本書,但相信所讀之書必定有打動她的地方。
談及她喜歡的作家雨果和他的作品《悲慘世界》,引出了她得以讀這本世界巨著的小故事。夢遙很喜歡藝術類的東西,閑暇時除了聽聽音樂,她還會去了解一些音樂劇。有一次被《悲慘世界》音樂劇的一個片段吸引,她回去就讀了這本巨著。她說:“書中描寫的法國社會底層人民的悲慘境遇、純潔的愛與信仰、以及在革命中犧牲的人物都深深地打動了我,我幾乎是愛著書里的每一個角色。”看過書又反復品味過幾遍音樂劇后,她甚至連反面角色德納第都討厭不起來了。《局外人》是加謬的代表作,這是一部存在主義哲學關于“荒謬”觀念的體現。夢遙說:“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我的世界觀都被主角默爾索的“不刻奇”驚到了。他毫不留情地追求真實,因而被荒誕的社會邊緣審判。對我來說,他算是一個悲劇英雄了。”回憶起震撼過她的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夢遙總是感慨萬千。“對了,我還喜歡毛姆,雖然他仇女,但這個人實在太聰明了,他的批判辛辣又智慧,讓人欲罷不能。”
夢遙很謙虛,她總是強調:“我見識短淺,這些書都不敢說‘讀懂了’,但它們讓我拍手叫絕,讓我思緒萬千,讓我滿腔熱血,亦或讓我不知不覺掉下眼來,所以,我至少能說“喜歡”吧。”
無法預測未來,就努力把握當下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夢遙是一個很會把握當下機會的人。她不會過多地去想未來怎么樣,而是穩扎穩打走好當下每一步路,集中精力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充實地過好迎面而來的每一天。但這并不意味著她對自己未來的人生就沒有長遠的規劃。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可她以有涯隨無涯,并立志在科研領域作出一定貢獻。她堅定地說:“以后我會繼續深造,如果有能力、有機會的話,說不定還會做個女博士,醉心科研,特別酷。學業上的驕人成就離不開她的智慧和勤奮,還與她堅持不懈的毅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息息相關。上課認真聽講,下課獨立完成作業,考前及早準備著手復習。這些說起來人人都知道的要求,能一直這樣嚴格自律、按要求去做的人并不多。“拖延癥”人人都有,但能面對自己的不足,并真正行動起來的也僅僅是少數,夢遙就是其中的一個。她主動“求醫問藥”,嘗試過“番茄工作法”、GTD等,從剛上大學的時候手機里有5個時間管理app卻仍然對自己的效率不滿意,到利用記手賬本自我總結、規劃日程,做到了心中有數、不慌不忙,“這算是利用一下自己僅存的少女心吧,手記賬本太美好了,感覺自己的生活一定要配得上它才行”,她回憶說。
進入大學以來,她總是抓住盡可能多的機會鍛煉自己。她既是班里的團支書,校團委組織部部長助理,又是學院團總支組織部副部長,從事了很多團學方面的工作,也代表組織參加了很多活動。不論是初級團校開課典禮上的精彩發言,還是班級文化節班長論壇一舉拿下的一等獎,都證明了她出色的工作能力。大一時,她還組織班級參加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赴“紅丹丹”助盲活動。同學們的工作任務主要是給盲人校對書稿,這項工作對志愿者最大的要求就是細致。所見所聞所感讓她覺得“做志愿不是一腔熱血就可以,也不是自我實現的工具,而是應該抱著一顆質樸的去幫助別人的心,投入精力投入時間。”經過這次志愿活動培訓,她對弱勢群體有了更全面真實的了解。我們國家的盲人數量還很多,由于群眾沒有避讓盲道的意識盲人其實并不方便。從那以后,她不僅僅在服務中心做貢獻,她的日常生活也有了小的改變,開始有意識地在路上避開盲道,主動向陌生的盲人朋友提供幫助等等。
為了協調好工作和學習,她也曾熬過夜,可是熬夜并不是她認為可取的做法,把握當下的每分每秒,提高工作效率才是最高效的。
向生活請教,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學習優秀獎學金一等獎”、“社會貢獻獎學金”、“科技創新獎學金”、“三好學生”,還有“校長獎學金”等眾多榮譽都不能體現她生活的全部。就像夢遙說的,她很熱愛生活。學業上有所成就是一方面,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積累,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夢遙的愛好廣泛,性格也很樂觀活潑。不僅求知若渴、好奇心旺盛,還很愛玩兒,加之她對藝術、攝影、烘焙都挺感興趣,于是生活總是接地氣,充實而有意義。北京的歷史文化資源給予她極大的滿足和包容。閑暇時,她會去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798”等藝術展覽館轉轉,用心去看展,心欣賞每一件作品。喜歡一部歌劇,她會反復去看,并搜集相關資料了解相關的方方面面。和朋友去某個好地方玩,她便義無反顧當起大家的攝影師。從一個攝影師的視角,總是能發現生活中不經意的美。“哪怕不拿長槍短炮,手機一樣也能拍出好看的東西。”暑假去敦煌旅游,她也不忘拍上幾張。作為優秀本科生,她還赴英國劍橋大學參加了2016年學生暑期短期出國交流項目,體驗了海外的學習和生活,她對英國文化充滿興趣,也對劍橋這所高等學府充滿敬仰。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夢遙樂于向優秀的人看齊。同一級自動化學院的何人天在科研領域能力很強,“眼球信號控制的智能輪椅”這個項目參加“創新杯”時獲得了三等獎,夢遙也參與其中和大家一起撰寫論文,寫項目書以及準備答辯。在理學院時和同學組隊參加建模比賽,小組成員都有各自的知識領域,兩個月的時間,大家各盡所能、齊心協力為比賽做準備,對彼此來說都是學習提高的過程。和自己的伙伴默契配合為同一個目標努力的經歷,讓她獲益匪淺。與優秀者為伍也是對自己努力方向的一個定位。“獲得校長獎學金的所有學長學姐都很優秀,他們身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我也會緊跟他們的步伐,”夢遙如是說。
人生瞬息萬變,太長的軌跡很難去設定,而生活時時刻刻在繼續,向生活請教,要學習的的確還很多很多。
好思考者智,好助人者樂,好讀書者博,好旅游者悅,好追求者成。會生活的人,心中自有一片詩意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