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洛陽格外的熱,但人們對于先賢們的追逐未曾止步,河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豫見贛江對“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學習黨史。我們于2022年7月30日到8月11日分別到了位于洛陽的八路軍駐洛陽辦事處紀念館,位于鄭州的河南省博物館和位于江西省贛州市的大余縣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去深刻感受記憶里的那片紅。
實踐團隊的成員來自不同的省份,我們分別在自己家鄉選擇了黨史教育紀念館進行參觀。
第一站是位于我的家鄉洛陽的洛八辦,雖然是在我的家鄉但我其實并沒有參觀過洛八辦。
從南門進入,右側是三層的黨史教育學習地,里面陳列了許多那個年代的老物件,唱片,放映機,照相機等等。各種老物件,被保存完整的和被現代技術修復的都還閃現著各自歷經歲月的光芒。看著那些老物件,歷史好像離我并不是那么遙遠了。所有我覺得歷史與遺物,永遠是值得我們瞻仰與紀念的,它可以讓我們更深刻的感受到時代的改變,更明確自己的責任,更能看清生命與生活的可貴。
“觀古今于須臾,扶四海于一瞬。“歷史的車輪洶涌卻穩健,足夠我們去觀望學習。洛八辦的內部是一個根據地,里面包括先烈們居住的房間,商量戰略的房間還有大家一起集會的房間。如今的洛八辦經過修繕,許多仍然有脫落的跡象了,可見當年的情況自然不會很好,可先烈留給這棟房子的歷史讓我感受到這棟不是那么壯觀的建筑的不凡。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位于鄭州的河南省博物館,我們看到了許多19世紀中國人被殘害和壓迫的事跡,有住在破爛不堪的草屋里的百姓還有被游街示眾枷刑罪犯。看到那些畫面,落后就要挨打,這句話再次在我耳邊響起。想到現在的中國在每一位中國公民的手里變得生機勃勃無人敢犯,中國人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抬起頭走路,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涌上我的心頭。我們還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事跡,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是黨和人民永遠站在一條戰線上。
最后一戰,我們去到了位于江西省贛州市的大余縣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游擊戰是那個年代中國共產黨在武器和地理位置均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想出來的可以取勝的抗戰方式。中國共產黨為了取勝在惡劣的條件能想到一條戰勝的路。今天的我們有好的條件自然應當利用好一切優勢為國家做貢獻。我覺得黨就是用自己艱難的發展史教育新時代青年要敢想敢做,敢為人先,不怕吃苦,磨練品質,不忘初心。我們新時代青年應當不忘所有的艱苦,不忘民族的仇恨,不忘生命的偉大,不忘奮斗的力量。我們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團隊,我們不怕所有的非議,所有的困難,我們不信神佛,不信命運,我們只想相信世界是由無產階級創造的。
經過兩周的黨史學習,我更加堅信中國青年是一支迎難而上的隊伍,我們有世界上最深遠的文化底蘊支撐,有數億志同道合的朋友幫助,我們的目標從來不是眼前的成功,我們要的是中華民族重新以當年最盛大的模樣出現在世界面前,他們要的是世界看到中國是贊賞與肯定。
這次的當時教育學習之旅,十分難忘,我們深度的了解了歷史,更感受到了當代人們對黨史學習的熱情。所以即使天地似烘爐,我們仍然難舍那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