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夏天酷暑難擋,烈日依舊。在喜迎二十大來臨之際,我們卻肩負著不同的使命,擔當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青年團體的我們,擁有不同的感動和收獲。我們龍巖學院領導的關懷下 , 在院團委領導的領導下,肩負著“重溫習總書記閩山閩水情‘源’足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來到了廈門市同安區軍營村,我們開展了為期兩天的暑期“三下鄉”活動。
作為青年大學生團體,我們更多的了解社會群眾的想法,與人民群眾有著更加多層次的交流,深入基層,走進鄉村,重溫習總書記不忘百姓的優秀品德。為促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此次的“三下鄉”暑期之行更是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使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結合在思想上碰撞出了火花,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含義。習總書記曾說: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對貧困有著切身感受。”習總書記始終掛念著貧困百姓們的衣食住行。通過這次來到軍營村的實踐活動,我們深入基層,于普通老百姓的深入交流,了解到在1987年和1997年時任廈門市副市長和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兩上高山,兩次深入我們軍營村考察百姓的生活狀況,作為廈門是最偏遠的鄉村,上山的路程可謂是九曲十八彎,能克服這樣艱苦的條件而兩次登上軍營村,可謂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是習總書記深深掛念住的。
通過走訪當地村民,我們了解到,軍營村的產業,大多是以種植鐵觀音茶葉為主,在十大八之前,村民的茶葉產品很難走出去,在此之后,利用新媒體和直播帶貨等技術,帶動軍營村產品的外銷,同時,軍營村也和廈門旅游集團聯手合作,共同打造“后備箱“工程,如名字所說,廈門城里的市民在周末,帶上家人來到軍營村旅游,體驗農家樂,同時也把農民種植的原生態蔬菜瓜果帶回家里,體現了雙贏的發展方向。
通過此次的社會實踐,在原來模糊和印象不深的理論上得到了實踐的鞏固,原先理論上欠缺的在實踐環節中得到補償,加深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讓我們青年更加堅定的踐行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道路。同時,社會實踐走訪并不像我們最初想象的簡單,而是充滿了艱辛和挑戰的,但我們選擇了堅持。在短短的幾天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中,讓我有了前所未有的體驗和收獲,也有了許多深刻的感悟。
做完了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后,我更加了解到我們大學生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感官,更能為生活在新時代中國的偉大領導下而感到幸福。社會是日新月異的,所以機遇無處不在。同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同社會、同國家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我們應該時刻關心社會的最新動向,只有緊跟社會的動向,了解社會現實,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確的選擇。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的帷幕也已漸漸落下。回想起從開始到現在,這一路走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受到祖國的強大。這次的社會實踐,鍛煉著我們的意志,培養這與人交往時的方式,在生活中體驗著成長的艱辛,在收獲中體驗著成長的喜悅,也許人的一生大多是由酸甜苦辣交織,喜怒哀樂相匯,苦中有甜,甜中有苦,笑中有淚,淚中有笑。這些的相互輝映,才能造就我們豐富多彩的人生,人生體驗多,財富亦多,各種滋味多多少少都有品嘗過,各種感覺都體驗過了,才能真正認識和體會到人生的豐富。我們都渴望著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同時也渴望品嘗到成長的快樂,社會實踐在很大程度上,磨練了我們,
我知道我們社會實踐的目的雖不在于此,更多的是能夠體驗到人生的價值和新時代的偉大成就,但這些事情卻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為生活中許許多多的考試往往是無形的,不像真正的考試一樣用白紙黑字將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更多的是要我們去努力的探索出人生更可貴的世界,可以十分清晰地檢驗我們。一些與社會實踐有關的磨練,就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找到答案,這有關我們是否努力,是否對這個社會充滿愛感激。
暑假社會實踐,終究會成為過去式,也終究會成為永遠的回憶,終究會被歲月流逝的記憶所塵封。但是它給我的啟示和領悟,將會影響我的一生,讓我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好。當人生的年輪駛過的若干年后,那些深深的車轍將會始終筆直如一!帶我們通往比值的人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