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網報上海8月12日電(通訊員 黃心怡)
自2011年11月,中國各地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直到全面二孩政策的短短幾年,我國生育潛能獲得短期釋放,生育率呈現上升趨勢。但在2021年生育率創歷史新低和人口老齡化嚴重的背景下,中國的生育政策發生了又一次重大調整,由全面兩孩政策轉變為三孩政策,并同時強調完善和實施配套支持政策和措施。

(圖為歷年總和生育率)


(圖為生育意愿調查)
據報告顯示,半成女性在未來不想生育。深入調查后發現,主要有三點原因所致。第一,個人原因導致:現代的年輕人因工作壓力比較大或生活方式不健康所以影響了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健康的身體怎么承受多次生育的挑戰呢?第二,社會氛圍導致:現在各行各業都是996和白加班,很多年輕人都自顧不暇,更別提拖家帶口。生育后的各種經濟壓力更是讓人望而卻步。第三,國家后續配套政策導致:目前女性個人保障、未來孩子教育與醫療保障政策亟待解決,以至于很多年輕人寧愿單身,甚至做丁克。“生不起”“養不起”“內卷嚴重”成為了人們逃避生育問題的熱門議題。
根據調查問卷,在南通的徐騁同學和陳夢琦同學擬定了街頭采訪提綱,并分別在崇川區內的商業區、居民區、濠河景區以及啟東呂四鎮進行線下調研。調查一的陳女士在銀行上班且已生育二胎,她表示如今育兒成本、教育成本太高,此外除了顧及家庭還需要努力工作賺錢,養育三胎是一件更加耗時耗力的事情。調查二的高女士經歷了“計劃生育”政策時代,她回答道:“當時有想法生二胎,但是根據國家政策,生二胎不僅會罰款,事業單位的工作也會丟掉,不敢生!”根據其他受訪者,多數已婚女性都表示目前的家庭經濟狀況與個人精力不太允許養育二胎及其以上,已經有二胎的少數女性認為女性的個人身體健康狀況也是阻礙生育三胎的重要因素之一。

(圖為徐騁線下調查所攝)

(圖為陳夢琦線下走訪所攝)
非誠心勿擾隊長趙菲凡同學采訪婦產科醫生,問女性生育意愿逐漸薄弱的原因有哪些呢?楊醫生回答道:“國家新生育政策剛出臺,女性不愿再生一個孩子的原因,以我個人觀點來看,一方面是現在工作競爭壓力大,夫妻雙方都忙于工作,導致沒有精力去撫養孩子,另一方面,由于通貨膨脹,生活成本高,在一個孩子身上所要投入的撫養費用和教育費用很高,導致現在年輕人不愿意生小孩。”

(圖為趙菲凡采訪楊醫生所攝)
如今,相夫教子的年代已過去,受益于國家義務教育政策及經濟水平的迅速發展,現階段女性教育程度大幅提高,女性社會地位逐漸提高。但女性若要生產,“產假”“與社會脫軌”“更注重家庭”等情況將成為單位是否聘用女性的重要考慮因素。非誠心勿擾團隊據現實狀況提出四點建議:一、購房優惠。現在制約育齡夫婦生育孩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高房價,這一點對大城市的工薪階級尤為明顯。比如,在高房價地區:一孩房價九折,二孩七折,三孩五折。二、政府為托幼機構提供公共補貼,家庭享受托育服務只需支付一小部分費用,降低生育的間接成本。三、鼓勵企業提供女性友好的工作環境。延長產假當然是好事,但是要注意不能只讓企業承擔成本,否則可能加劇隱形的性別歧視。例如對于懷孕和哺乳期的員工提倡在家辦公等。四、落實教育減負,減輕下一代人的競爭壓力。
三孩政策的短期目標是希望釋放生育潛能,平緩出生人口下降的趨勢,長期目標是共同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國家依法執行三孩生育政策,是家庭人氣增長的外在表現,也是國家人口增長的必然要求。只有當全國人民不再把人口當負擔,而是把人口當作一種寶貴的優勢資源來維護和培養,發揮出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源上的優勢,還是可以解決低生育率的世界難題,維持中國的人口規模優勢,使得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