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贏拒從
春秋戰國時期,晉襄公手下有個大臣叫陽處父。此人平時喜歡高談闊論,又好自以為是地教訓他人,擺出一副有知識和學問的樣子。
有一次,晉襄公派他到其他諸侯國訪問,回來的時候路過魯國的寧城。
寧城有個叫寧贏的人,跟他交談后,認為他非常有學問,打算陪他一起同行。可是,走了幾天后,寧贏卻離開陽處父獨自一人回家了。寧贏的妻子見他回來,感到很納悶兒,便問他為什么這么快就回來了。
寧贏回答:“我同陽處父這個人相處幾天后,發現他這個人就像一棵樹,花雖然開得好看,可就是不結果子。”
寧贏嘆了口氣,頗為感慨地說:“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寧贏的妻子問:“為什么要說這樣的話呢?”
寧贏解釋道:“陽處父這個人說起話來是滔滔不絕,頭頭是道,口若懸河,開始接觸時感覺他非常有學識,容易產生好感,讓人佩服;但是接觸時間長了之后,發現他這種人其實是華而不實的,沒真才實學。時間一長這種人就會露底,露底了別人定會怨恨他,積怨多了,我再跟著他,不僅不能得到好處,還可能會受到牽連。所以,我就提前回來了。”寧贏的妻子聽了點點頭。
事實正如寧贏所說的那樣,一年后,陽處父因為說話華而不實被人殺了。
一個人結交朋友,特別是選擇哪一類人作為朋友至關重要。
選對了是一輩子的幸福,選錯了是一種災難,甚至還會跟著丟掉性命。
時間:2022-09-24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寧贏拒從
- 春秋戰國時期,晉襄公手下有個大臣叫陽處父。此人平時喜歡高談闊論,又好自以為是地教訓他人,擺出一副有知識和學問的樣子。
- 09-24
- 三境界與三層樓
- 一個小沙彌,出家修行多年,一直沒有開悟,他相當痛苦煩惱。一天夜晚,小沙彌去拜見老方丈,向老方丈訴說自己內心的苦楚糾結。
- 09-24
- 鷹與蜣螂
- 兔子看見沒有什么人可以救它,只是恰巧看到一只蜣螂,便求它援助。蜣螂鼓勵兔子別怕,它見鷹將要到來,便請求鷹不要抓走向它求救的那兔
- 09-23
- 裝在心里的鏡子
- 《世說新語》中記載,西晉時,有一個叫周處的人,年少時橫行鄉里,與山中虎、水中蛟并稱三害。
- 09-23
- 大將軍,小細節
- 陶侃是晉朝著名的大將軍,從軍四十載威震疆場,雖然名聲顯赫,卻不僅僅是靠打勝仗贏來的。
- 09-23
- 一舉三得的智慧
- 裴谞是唐德宗時期的人,由于受到宰相元載的排擠,在朝廷沒待上幾年,便被下放到地方做官,擔任過幾州的刺史,后來又回到朝廷
- 09-23
- 唐太宗巧治貪官
- 對官員腐敗,唐太宗李世民曾采取過一種奇葩的處置方法——“顛罰為獎”,對那些受賄的貪官進行“公然獎勵”
- 09-23
- 勿以小惡棄人大美
- 《資治通鑒》記錄了一段孔子嫡孫子思推薦茍變給衛侯的故事。子思言茍變于衛侯曰:“其才可將五百乘。”
-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