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里的狗與貓,向來是學生們課余的伴侶。這些四足動物,或黃或黑,或大或小,每每在教室外、食堂旁、宿舍樓下逡巡,覓食之余,也覓些人間的溫情。
校犬大抵是黃色的多,也有黑的,但黃的似乎更得人緣。它們毛色黯淡,顯是久經風霜,卻偏生一副安然自得的神情。每日清晨,學生們匆匆趕課,它們便從不知哪個角落踱出,搖著尾巴,仿佛也要去聽課似的。偶有女生蹲下撫摸,它們便顯出幾分得意,尾巴搖得更歡了。然而若遇著食堂開飯時分,它們便顯出本性來,眼巴巴地望著來往的學生,口中涎水直流,卻又不敢近前,只遠遠地站著,顯出既期待又怯懦的神情。
校貓則不同。它們多半是黑的,間或有白的花的,卻總是黑的居多。貓們不似狗那般親近人,常是蹲在窗臺上,或是蜷在樹蔭下,冷眼旁觀著校園里的一切。它們自有一種傲氣,即使餓了,也不肯如狗一般搖尾乞憐。我曾見一只黑貓,瘦骨嶙峋,卻端坐在圖書館的臺階上,目光炯炯,仿佛在思考什么深奧的問題。有學生遞上面包,它只嗅了嗅,便別過頭去,顯是不屑一顧。
這些貓狗從何而來,無人知曉。它們似乎與學校同生共長,成了校園的一部分。學生們畢業了一茬又一茬,它們卻依然在,只是毛色漸褪,步履漸緩。偶有新來的小狗小貓,也不知是它們的后代,還是新加入的流浪者。
冬日里,我曾見一只老黃狗蜷在宿舍樓下的暖氣管道旁,渾身發抖。幾個學生見了,找來紙箱和舊衣服,為它做了個窩。老狗起初有些驚惶,后來便安然受之,眼中竟似有淚光閃動。而那只高傲的黑貓,也在某個寒夜悄然鉆進了學生宿舍的門廳,雖不與人親近,卻也默許了人類為它提供的庇護。
春天來時,老黃狗不見了。有人說被保安趕走了,也有人說老死了。黑貓依然在,身邊多了幾只小貓,毛色斑駁,活潑可愛。學生們圍著拍照,喂食,黑貓則在一旁看著,目光中少了些傲氣,多了些溫和。
校園里的貓狗,不過是這大千世界中的微小存在,無人過多關注。但它們確確實實地活著,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生存的掙扎與尊嚴的堅守。它們與學生們一樣,都是這校園的過客,只是停留的時間長短不同罷了。
人與動物之間,原不必有太多言語。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便足以傳達彼此的心意。校園里的貓狗們,或許比我們更懂得這個道理。
它們默默而來,默默而去,留下的,不過是學生們記憶中幾個模糊的影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