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知只有終身學習,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扎根教育一線33年的孔小衛,始終堅信提高自身素質是一名優秀教師的立身之本。在多年的從教生涯中,她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譜寫了一首心靈之歌:為人師表、無私奉獻、全方位育人。
學無止境,做與時俱進的合格教師
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孔小衛形成了這樣一種理念: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必須具備寬厚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高超的教學藝術、優秀的科研成果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教師的工作,就是‘一桶水’與‘一碗水’的工作。”談到這里,孔小衛笑言,“如果我這‘一桶水’不足夠,如何給學生們‘一碗水’呢?”
投身教學工作,孔小衛既是教育者,又是學習者,更是實踐者。在一次實驗課上,實驗員在為一場實驗做準備時遇到了問題?仔⌒l親自上陣,幫他一起摸索,“沒想到,我實驗成功了!”實驗員既驚嘆又敬佩,對孔小衛說,“我真是太佩服你了!”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孔小衛一直用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學習本身就是無止境的,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要不斷學習,并且要會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孔小衛對自己的要求是課要常講常新。她每年要完成400左右學時的本科教學工作量,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實驗技能,教學中,孔小衛經常舉一反三,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學以致用。“我在講到氧化磷酸化解偶聯劑的作用原理時,給同學們解答人為什么不能大量飲酒?因為酒精本身沒有毒,但是酒精是有機溶劑,會把有害的脂溶性物質帶到細胞里,從而對細胞產生毒害作用。”孔小衛教學生要帶著問題去學去做,效果就會事半功倍。每當同學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聽到老師的夸獎,學習興趣也會更加濃厚。
以身作則,做真情付出的貼心教師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對此,孔小衛有自己的理解:“學高”要求老師博學慎思,“身正”則要求老師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只有教師德才兼備,才可能培養出杰出的學生。
“教師不是演講者,是榜樣。”孔小衛在實驗教學中,發現同學們浪費實驗材料的現象比較嚴重,每每看到這些,她都會彎腰將垃圾撿起,丟進垃圾桶,把用過的物品歸還原位。幾次實驗課下來,同學們被孔小衛的這種行為影響,臺面整潔了、垃圾進桶了、資源浪費少了。“身教重于言教”,是孔小衛教學的“秘訣”。作為一名教師,她時時刻刻注意著自己的舉止、儀表,給學生們傳遞著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和認真學習生活的態度。
在生活上,孔小衛也是“以真心換真情”。當時,有一位家境比較貧困的學生,大學的學費都是親戚朋友們湊來的。他進校不久就經常發燒,臉色發黃,醫生說可能是肝炎。“他當時就找到了我,灰心地說他要是肝炎就不上學了。我不停地安慰、勸導他,說等化驗結果出來再說。”在國慶節后的一天深夜里,學生高燒住院了,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低于正常數量。在醫院的七天里,孔小衛每天都去照看他,同學們晚上也輪流陪伴。“出院那天,我因為上課去遲了,其他同學在幫他辦理出院手續。結果他說,‘孔老師還沒有來呢!’我聽到后,心里暖洋洋的。”
用真心的陪伴,換來學生真誠的信任。“后來,這位同學考取了中國科技大學的碩博連讀研究生,現在工作也做得非常突出。”如今,孔小衛已經是桃李滿天下,不時地分享著學生們的喜訊。“教師最大的享受、最大的樂趣就在于覺得自己是學生所需要的,是學生所感到親切的,是能夠給學生帶來歡樂的。”
愛崗敬業,做擔當進取的黨員教師
“搞好本科生教育是學生成材的基礎,對施教者來說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為了給學生們講好課,每節課前孔小衛都要認真備課和試講,力爭把枯燥的理論知識講得生動有趣、易于接受,同時還要不斷地注入新的知識、新的前沿信息。“許多新的發明和發現都離不開基礎知識,而新的知識、信息與基礎知識的碰撞,更能撞出燦爛的火花,誕生新的科研成果。”
在孔小衛看來,教師首先要有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執著,才會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同時還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孔小衛始終堅持鼓勵學生,不斷地鞭策學生,“青春是拿來拼搏的,不是用來揮霍的,愛拼才會贏。始終要牢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擔當中華民族復興的大任。”
孔小衛把自身思想政治素質提高擺在首位,將個人的理想信念、人生態度、價值取向、治學方法等與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良好思想政治素質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把思政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的環節中,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的發展,從而體現出黨員教師的先進性。“黨員教師應該做到敬業和奉獻,教師職業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業。”
談到對自己黨員身份認知觸動很大的事件時,孔小衛提到了2008年。2008年發生了舉國悲痛的汶川大地震,“地震后,中國的救援行動反映之快,人員物資集結之迅速,充分顯示了共產黨執政的優越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顯示了黨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彰顯中國政治制度的優越性。”此后,她更加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名黨員,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堅定了一顆熱愛教育、甘于獻身教育的熱枕之心。
“我時刻激勵著自己要把全部的熱情和精力、智慧和愛心無私地奉獻給我的學生們。這樣,才能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深夜,實驗室的燈依舊亮著,就像一顆熱枕的心一直閃亮在科研教學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