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立,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兼學校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兼國際交流學院院長。榮獲原機械工業部“優秀青年教師”“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師”榮譽稱號,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及二等獎、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參與主編的教材獲國家級精品教材。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北京市精品課程負責人,北京市優質課程(重點)主講教師,北京市大學生創業設計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獲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創新項目。所負責的工商管理專業獲國家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嚴師慈母
在經管學院,曲立老師的治學嚴謹是出了名的,曾被學生公認為最“嚴厲苛刻”的老師,說她給分數就像是老板發工資一樣摳門。在平時成績還沒有納入課程成績的早些年,曲立就率先在自己的《現代生產管理方式》課程上嘗試基于過程評價的課程改革。她設計十幾個考核項目,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呈現分組調查報告提綱,讓學生自選調查選題,自己制作課件,并用規范格式呈現出來,平時成績占70%,期末成績占30%。而且期末考試題量又特別大,側重考基本功,很多都來不及思考,更不用說作弊了。這樣,本來想逃課,不認真聽講的學生,不得不自己提前預習課程,動手做調研提綱和匯報課件。對于那些習慣了期末考試臨時突擊,“畢其功于一役”的學生來說,難免有不少“怨言”。在課改實行一段時間后,針對學生的接受程度,曲立在學生中做了個調查問卷,沒想到大家對這樣的考核方式十分認可。學生感覺自己學到了不少東西,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這更讓曲立堅信自己的這番“折騰”是值得的。
同學們嘴上說著曲立“嚴苛”,卻總愛有什么事都找她商量,動不動就往她辦公室跑,有的學生畢業多年仍然跟她保持著聯系。說起自己的學生,曲立如數家珍,難掩臉上的喜悅和內心的自豪。曾經有一個學生上課總是缺勤,曲立跟其他學生了解到別的課他也很少去。在曲立的一再要求下,那名同學終于出現在教室里。下課后,曲立和他推心置腹地聊了很久。得知這名學生在創業,不想讀書,但是家長不同意。曲立耐心地開導他,從企業的社會責任談到對家人的家庭責任,后來這名同學畢業后又回來重修拿到了學位證書。“老師和學生家長一樣,都盼著自己的學生成才,每每看到學生進步,比自己發表論文、拿到新項目還要開心,還有成就感”,曲立說道。
“教書育人,重在育人,教師其實是育人的事業,有時候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就有可能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很有幫助。”從教以來,曲立始終堅守這份信念,堅持身正為范,努力做好學生的引路人。曾多次榮獲學校三全育人先進個人、師德標兵、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所負責的工商管理團隊榮獲首都教育先鋒先進集體、學校師德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她注重將思政教育融入知識傳授中,以價值引領為核心,樹立學生的家國情懷,所講授的主干課程獲校級研究生思政教育“六個一”之思政教育精品課,她培養的多名學生走在國家扶貧、抗疫、事業改革的前列。
以學生為本推進教學改革、團隊建設、學科發展
“還有一個學生給我觸動很大,我給她上實踐課時,她表現特別好,可是理論課就是不來,后來遺憾退學。從那時起,我就決定下大力氣開發實踐課、改革教學方法,全身心投入培養學生,我想這就是我作為教師的職責所在、使命使然。”現在談起自己教育教學改革的初衷,曲立眼神中仍然滿是堅毅。
通過開發設計與企業實際密切結合的實踐教學項目,進行翻轉課堂實踐,開展以過程考核為主的考核方式改革,曲立主講的《運營管理》課程先后獲得北京市精品課程、北京市優質課程(重點),副主編教材獲國家級精品教材。同時,重構工商管理類實踐教學體系,教改成果先后獲校級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及北京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響應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的號召,曲立牽頭的《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項目,獲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創新項目。曲立還積極搭建學生自我管理、課內外互動平臺,指導企業經營模擬協會設立并運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學科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離不開優秀的團隊。在分享團隊建設和青年教師培養的經驗時,曲立說道,“以德選人,在建設中信任、包容、鼓勵。”在經管學院工作期間,曲立以教學改革為主線,以學生素質能力提升為目標,通過“傳、幫、帶”打造優秀教學團隊,她所負責的工商管理團隊獲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同時,通過引育并舉的方式,不斷提升學院師資隊伍水平,形成多個北京市級優秀課程團隊,多人獲國家、北京市級榮譽稱號。曲立也先后榮獲原機械工業部優秀青年教師、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師、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專業課主講教師榮譽稱號。作為專業帶頭人的她,帶領團隊深化專業內涵建設,所負責的工商管理專業獲國家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此外,曲立積極整合資源,推進學科高質量發展。作為骨干籌建了MBA、工業工程專碩點;作為工業工程學位點負責人,從無到有設計、搭建實踐教學平臺,實現招生規模和培養質量逐年提升。作為學院負責人期間,帶領師生開展商學院認證,取得階段性成效。曲立說:“所有的教學改革、團隊建設、學科建設都是圍繞著培養學生來的,以學生為本,是我們做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學生信任認同,讓我覺得責任越來越大。”
心懷家國,始終服務奉獻社會
2020年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一批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憑借自動化生產線、智能工廠、網絡運維平臺等優勢,率先實現復工復產,讓曲立看到了智能制造的強大潛力。她在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以智能制造賦能高質量發展(新論)》署名文章,就進一步把握發展機遇,以智能制造賦能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意見建議,被多家媒體轉載。這并不是她第一次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曲立和尹潔林的專著《知識服務業精益運營模式研究》以知識服務業組織為研究對象,基于豐田生產方式發展出來的精益思想,提出知識運營流程中的“五種浪費”,并對知識服務業組織的價值鏈形成過程進行分析,提出知識服務業組織的發展對策及經營建議。研究成果對促進服務產業運營效率的提高與運營成本的降低,推動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榮獲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中國商業聯合會服務業科技創新獎二等獎。
曲立始終堅持服務行業、企業與轉化課堂同行。她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北京市教委重點項目、北京市科委重點項目等40余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教材專著近20部,主持國家標準修訂2項,參與行標、團標編制多項。作為質量管理專家,受邀參與全國范圍的各類質量獎評審、百余家企業現場管理診斷、質量創新改進項目評價等,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她也將企業最佳實踐成果引進課堂,讓學生的知識鏈延伸至企業實踐情境,幫助學生更透徹地掌握理論。
在經管學院工作期間,曲立一直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把服務師生、推動學院發展作為首要工作,重視青年教師培養,注重師生人文關懷。在全院師生共同努力下,學院科研水平上臺階,實現了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零的突破,高水平論文持續增加,國際商學院認證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多個專業獲國家一流專業,學院邁入了快速發展期。曲立同時積極拓展對接社會資源,提升學院社會影響力,先后與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航天五院、北京計量院等單位簽署戰略協議,開展多方位合作,共同服務首都經濟建設和國家發展戰略。
“謙虛隨和、寬容平實和坦誠大度”是同行、同事和學生對曲立的一致評價。在教育戰線工作近30年來,她始終不忘初心,甘為人梯、獎掖后學,鍥而不舍地鉆研,長期默默地奉獻,始終以自己的執著堅守、努力奮斗實踐著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誠和對人生理想的崇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