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醫者仁心路 扎根西部終不悔
黨容倫,從最初的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到扎根哈密,成長為哈密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他用真心真情踐行初心,譜寫對醫療事業的熱愛。
“下面我們超選頸總動脈,了解一下左側頸總動脈的血管病變情況……”9月9日,在哈密市中心醫院內科樓介入治療手術室里,黨榮倫和他的團隊正進行全腦血管造影術,這也是他今天早上進行的第三臺手術。2004年,黨容倫作為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來到了哈密,兩年的服務期轉瞬即逝,可他卻在這里找到了不一樣的歸屬感,領導的認可、同事的幫助、患者的肯定,讓他毅然決然選擇留在這里,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黨容倫告訴記者,他覺得在這能發揮自己的特長,能為哈密人民的醫療事業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所以當時就決定留了下來,這一待就是18年過去了。
2007年從事神經外科工作,2018年擔任神經外科負責人,2019年至今擔任神經外科主任,黨容倫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實,不斷用自己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鉆研精神,踐行著自己剛來到這座城市時許下的承諾,要用自己的專業能力為哈密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用他的話說,既然選擇了這個崗位,就要用心熱愛、用情堅守,為手術順利開展做好準備,為患者減輕病痛做好充足準備。十八年里,黨榮倫從剛開始協助主治醫生做手術,到現在自己作為主刀,已操作過上千臺手術,用自己的一雙手無數次延伸生命的長度。
每天早晨,黨榮倫都要組織大家開展病例討論,從術前評估到術后護理,他時刻關注病人術后各種反應,隨后進行查房,出診等工作。為了學習更先進的理念和技術,黨榮倫曾主動申請去上海華山醫院進修一年。回來后就遇到了第一臺腦血管造影介入手術,自此,他和團隊開始不斷地突破……“我們新開展的一些東西,原來都做不了的,像腦動脈瘤的介入栓塞手術,腦動脈瘤的開顱夾閉術,以及腦動脈狹窄,支架植入,球囊擴張術等等,F在他們神經外科團隊能做的手術更多了,更難了,也更高精尖了,他們最近5年每年都有哈密市科技計劃項目,他們還成功申請了一個自治區人才項目計劃的一個課題。”黨容倫說。
在黨榮倫的帶領下,神經外科的八名成員不僅在醫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相處地很融洽,整個團隊凝聚在一起,充分將腦系疾病專科先進診療技術運用到臨床實踐中,惠及更多患者。哈密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孫永亮告訴記者,他在黨主任的帶領下,目前對腦血管病的介入跟顯微手術治療也有很大的進展,尤其是對腦血管造影術跟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血管病治療,還有顯微鏡下的顱內血腫清除術,自己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向黨主任學習,學習他勇于創新和積極的開創的精神,為哈密人民的健康事業保駕護航。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礎。黨容倫說,近年來,哈密市不斷提升基礎醫療保障水平,優化醫療保障服務,他不僅是一名參與者,更是一名見證者。黨容倫告訴記者,特別是這10年變化非常的顯著,比如說作為神經外科,他們的手術從肉眼變化到顯微的一些手術操作,特別是從2018年開始,他們的神經介入技術開始開展,現在他們每年的腦血管造影術接近200臺。
城市醫療服務水平與市民的健康和幸福生活息息相關,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是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舉措。作為曾經的志愿者、現在的學科帶頭人,黨容倫暗下決心,自己一定會把握好機遇,和自己的團隊更好地去回應群眾對他們的期待。“接下來要帶領團隊,更進一步扎實學習理論知識和技術方面的研究,通過每一個手術病例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提升我們的手術技術水平,為我們哈密老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黨容倫說。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18年醫者仁心路 扎根西部終不悔
- 黨容倫,從最初的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到扎根哈密,成長為哈密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他用真心真情踐行初心,譜寫對醫療事業的熱愛。
- 11-14
- 生于綿陽,長于師愛
- 2008年之前,陳潤潤一直在四川省綿陽市的一個鄉村小學里讀書。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讓她的人生發生了改變。
- 11-14
- 甘做服務基層的“孺子牛”
- 之前常在各種宣傳報道中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們的感人事跡讓我心生向往,我也想像他們一樣,扎根基層,在基層舞臺上揮灑青春熱血
-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