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當代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公德意識,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積極營造“尊敬老人、愛護老人、關心老人”的良好氛圍。7月2日,安徽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愛心先鋒,繪夢啟航”實踐隊來到合肥市長豐縣朱巷鎮敬老院開展敬老愛老慰問活動。
活動當天,我們早早地來到了指定地點,在分配任務后,我們有條不紊地開始了清理垃圾和環境整治的工作。有的人在拾撿垃圾,有的人在清洗墻壁和路面,還有的人在給花草澆水、修剪枝葉。,良好的環境不僅能提高老人們的生活質量還能增強老人的幸福感。對于老人來說當一天早起出門散步看到干凈的路面生機勃勃的草叢心情也能更加愉悅。當然屋內也要整潔干凈,所以我們之后替老人們打掃房屋,整理床被,進行了無死角清理。雖然每個人的工作有所不同,但我們都齊心協力,團結合作,共同完成了任務。在院中保持干凈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圖為實踐隊員為老人清掃敬老院。 張雨欣 供圖

圖為實踐隊員為老人整理床被。 張雨欣 供圖
說到慰問陪伴空巢老人,我國有許許多多自己的子女沒有能夠陪伴在自己身邊的空巢老人,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大多數的老人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被遺忘在時代的潮流中,又因為自己的子女并不在自己的身邊不能幫忙進入網絡時代而更加在社會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老人比比皆是。這些老人大多勞累了一世,為我們現在的美好的生活也奮斗了一生,最后卻孤身一人,讓人不由感嘆。我們在與他們的交談過程中,知道了很多他們以前的經歷,有些老人的經歷很豐富,而有些老人的經歷很平淡,但都是很有意義的經歷。我們在去陪他們的時候不僅傾聽了他們的故事陪伴他們聊天,還教會了他們怎么去更好的使用他們手上的智能手機,教會了他們與親人視頻電話和手機很多他們會需要的應用,看到他們與自己的子女通話時的開心的笑顏,我們很感動也很開心。我想我們總有一天會老去,也會老到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希望到時候也有人能帶給我們溫暖,我想這就需要我們現在就去傳承這種志愿精神,所以我們在帶給別人溫暖的時候也會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我們這個行列中,將這種志愿精神傳承下去。走向社會的慰問孤寡老人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我著眼于關愛老人,將溫暖與愛傳遞下去。深入最廣大的農村前線,走出校園,深入中國社會肌理,實踐成才,去了解國情,感受老人生活的疾苦和艱辛,它讓我們學會了為別人的難事而悲傷,為志愿者的故事而感動,也為自己的成長而欣喜。
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將自己活力釋放的同時,我們也感到一種充實。這些活動很好的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一方面培養當代大學生關心他人,敬老愛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己,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他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其實,作為一名志愿者,理所當然要獻出一份努力,給老人帶去關愛、歡樂和溫暖,樹立榜樣,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在此,我呼吁更多的志愿者行動起來,不僅僅只是在節日的時候,更多的是有空就要行動。通過實際行動,傳遞愛的接力棒,給老人們帶去物質支持和精神關懷,讓老人家們感受到廣大志愿者的愛心。(通訊員 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