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2.25億年的中生代,地球上曾居住過一群主宰地球長達1.6億年的奇特生物——恐龍。在十堰境內的漢江兩岸,曾是恐龍生長、繁衍的一片沃土。相繼在鄖縣、鄖西、丹江口發現有恐龍及恐龍蛋化石,特別是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是享譽中外的發現。6月18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國語學院“探憶·裕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了十堰市博物館,去探索恐龍的奧秘。
實踐隊員乘坐著公交車來到十堰市博物館。實踐隊員進入展廳,看到了恐龍在世界和中國的分布圖?铸埣易迨侵猩厍蛏系“旺族”,它的足跡遍布七大洲,到目前為止,全球發現的恐龍多達1000多種。我國是世界上恐龍和恐龍蛋化石埋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除臺灣、福建、海南外,恐龍已經被證實遍布各個地區。在山東半島,在白雪皚皚的天山之巔,在內蒙古的戈壁荒漠,在黑龍江的黑山白水,以及亞熱帶的云南與廣東,中國的恐龍化石幾乎遍布全國各地。

實踐隊員繼續深入展廳,迎面看到很多種族恐龍的介紹。早期的古生物學家認為恐龍是自成一類的爬行動物,因此將其統一分類在“恐龍目”當中。后來,當科學家對這些動物的知識增多以后才發現它們實際上包括了兩個不同的爬行動物目,即蜥臀目和鳥臀目。蜥臀目分為兩個亞目:蜥腳亞目和獸腳亞目。鳥臀目分為5個:鳥腳亞目、劍龍亞目、甲龍亞目、角龍亞目和腫頭龍亞目。


在另一個房間里,放著一個龍蛋共存的仿真化石。十堰市恐龍地質遺跡資源豐富,目前已發現的,主要集中在鄖陽區柳陂鎮青龍山片區,大柳鄉、譚山鎮、梅鋪鎮及鄖西縣城關鎮等地。同時,十堰市恐龍地質遺跡具有獨特性,“龍蛋共存”現象(即恐龍蛋及龍骨骼化石在一個區域內相繼被發現)世界罕見,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是晚白堊紀恐龍蛋化石群的典型代表之一,屬不可再生的地質遺跡資源。國際報道共發現了8個恐龍蛋科,中國發現了7個,在十堰鄖縣青龍山就發現了5個恐龍蛋科:蜂窩蛋化石、網狀蛋化石、樹枝蛋化石、圓形蛋化石、棱齒龍蛋化石。青龍山的恐龍蛋化石形狀多種多樣,有圓球形、扁球形、卵球形、扁橢球形(腰子形)和橢球形等多種類型,蛋徑一般在8-18厘米之間,蛋殼厚度一般為0.1-0.2厘米。

恐龍被人類稱為是“恐怖的龍”,然而人類帶給自然與地球的“恐怖”遠遠大于其他任何一個物種。事實上,人類的環境污染,不僅僅危及到地球生物,甚至是地球的保護層———大氣層。一次又一次的海洋污染,核泄露事件,給大自然的色彩斑斕的畫面涂上了灰暗沉重的色調。每一個人類個體的存亡過程,不可能親眼目睹其他所有物種的生長,但是,重要的一點是,我們不能剝奪其他物種的生存權力,人與自然萬物在自然界中是平等的,和諧的。只有善待生命,人類才能與萬物共存,共創和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