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地處中國
華中地區、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上游地區,
秦巴山區漢水谷地,北抵
秦嶺,南依
巴山和
漢江,
武當山橫貫全境;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位于
湖北省西北部
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中國道教名山。6月18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國語學院“探憶·裕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了十堰市博物館。了解道教文化,感悟武當歷史。
“人間”、“仙山”、“天國”實踐隊員從學校乘坐18路車到達十堰市博物館,隊員們走進“仙山瓊閣武當山”展廳,迎面看見了人間仙山天國。明成祖朱棣修建武當山道教宮觀建筑的目的是鼓吹“天人合一”,暗示自己是真武神下界顯圣治世,“君權神授”。因此,在建筑的總布局和功能安排方面要彰顯宗教神權與世俗王權“天人合一”。從均州(今丹江口市)至玄岳門為“人間”,從玄岳門到南巖為“仙山”,從南巖至天柱峰為“天國”。將人、地、天融合為一個和諧的整體“道”。
道教歷史與人物實踐隊員進一步深入看到了兩名道士。武當山具有悠久的道教歷史文化。相傳武當山為上古玄武神(即真武)得道飛升之圣地。兩漢時期,道教的前身五斗米道、天師道已在此活動。魏晉南北朝時期,這里已成為隱居修真者薈萃的道教仙境。唐代因奉老子為李唐始祖,從此道教走向隆盛。宋代是武當山真武神信仰興起和武當道教形成的時期。元代諸帝把武當山作為皇室“告天祝壽”的重要道場加以庇護和扶植,使其成為道教圣地。明代武當山達到鼎盛時期。

展廳的內容非常豐富。其中還講解了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武當山;武當山古建筑群:九宮,八仙,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
奇山異水間的皇室家廟等。
1994年12月,武當山古建筑群入選《
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被整體列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武當山和
長城、
麗江、周莊等景區一起入選 “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景區”。2010至2013年,武當山分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風景區、
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十大避暑名山、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入選最美 “
國家地質公園”。

武當文化歷史悠久,內容涵蓋道教史、道教理論、道教建筑和文學藝術、民俗民風、武術醫藥等各個方面。如今的武當山也再促進十堰的旅游業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在如今的交通工具發達時代,出遠門旅游已經是常態,越來越多人來到武當山,都想觀看這個悠久的名山,武當文化也被人們認識,并且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