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社區居民應對火災風險的預防意識及科學滅火技能的掌握情況的調查心得
在期末考試之前,學校便呼吁大家多多參與寒假的社會實踐活動,于是我和同學們欣然前往報名,在假期中如愿參加了消防實踐隊的寒調活動。對我而言,社會實踐是我們大學生親身走入社會生活的橋梁,我們在實踐中體會課題的重要意義,并學會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問題的存在與否和其解決方法。它幫助我們將理論化用到實踐中去,為日后參與各項活動打下基礎。
而這次的社會調查活動是針對社區居民應對火災風險的預防意識及科學滅火技能的掌握情況,我們通過填寫相關的調查問券與人物訪談兩種方式獲取信息。
調查問卷是由我們實踐隊中的成員查找資料共同挑選組織出來的。在查找資料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消防話題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小到家中燃氣的定時檢查,大到社區消防設施的完善與否。看似遙遠的消防時時刻刻可能有隱患,而大多時候我都處在迷迷糊糊和僥幸的狀態,認為火災這種東西距離我很遙遠。而瀏覽器中時時彈出的各地發生的火災慘狀更是令人心驚肉跳。想到這里,我不由得整理好自己懶散的態度,重新審視自己,用崇敬的態度重新開始我的搜集工作。
問卷在隊長的領導下很快編寫完成,緊接著便是有些乏味的問卷分發環節。每當一位參與者填寫并提交調查問卷后,我們便會獲得新的一份數據。對調查數據進行整合與分析,就可以得到最后的結論。
最后的調查結果顯示,參加調查問卷79.63%的居民都會有定時檢查家中火源的習慣,有71.13%的居民對社區的消防設施都很滿意,這說明大部分社區居民據有良好的應對火災的預防意識,大部分社區也都有著比較完善的消防設施,這是值得肯定并需要我們繼續保持的。但與此同時,能夠熟練掌握科學滅火技能的人卻比較少。截止到2024年2月15日,參與問卷的53.65%居民的無法確定自己在面對火災時可以正確使用滅火器,而57.47%的居民并不了解火災逃生面具的使用方法。
這顯示了即使是在各類消防設施比較完善的今天,大部分居民對于消防知識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在于居民本身對于消防隱患的忽視,很多居民忙于工作和生活,對于消防隱患會存在僥幸心理。因此,我們作為居民需要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學習熟練使用各種消防器材,主動了解消防知識,積極參加各類消防宣傳活動。另一方面是大部分社區對于消防知識的宣傳和對于消防設施的維護并不到位。社區需要承擔起領導居民學習消防知識的責任。根據我們的調查數據顯示,有63.96%的參與者都通過社區公告了解火災風險信息,而74.27%的居民則會通過物業通知了解各類火災風險。由此可知,物業通知是了解火災風險的主要途徑,因此社區更需要主動承擔起責任,積極組織居民進行火災演練和培訓,增強消防安全宣傳和教育,降低火災發生的風險。而且,社區也更需要加強消防設施的維護和檢查。在2024年伊始發生的貴陽消防栓事件令人痛心無比,當事人社區中發生火災,但一個會使用消防栓的人卻因為不合格的消防器材眼睜睜的看著母親的生命漸漸消逝。這樣的災難不得不引起各地社區的注意,我們絕不能讓這樣的慘劇再次出現,因此社區需要主動維護和檢查消防設施,減少安全隱患。
在本次的社會實踐中,我不僅了解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同時也通過深刻體會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社會實踐將理論融合與實踐之中,讓廣大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實實在在的關注生活,關注民生。社會實踐是不同于傳統學習的其他學習方法,它更加自由更加愉悅,可以幫助每個人找到更加適合自己學習的新途徑。我會在接下來更加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作者:王亦菲 來源:消防實踐調研
- 消防安全記心間
- 火,既是人類的文明之光,同時,一旦失去控制,也可成為吞噬一切的猛獸。
- 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