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意識予全民,防范家火于未燃
——關于社區居民應對火災風險的預防意識及科學滅火技能的掌握情況的調查報告
£雷宇馨(城市與環境學院23D04班)
【摘 要】本報告旨在深入調查社區居民對于火災風險的預防意識以及科學滅火技能的掌握情況。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觀察和訪談等多種方法,對社區內不同年齡段、職業背景的居民進行了廣泛的數據收集。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大部分居民對火災預防有一定的認識,但在科學滅火技能方面存在明顯不足。針對這一問題,報告提出了加強社區火災安全教育、推廣實用滅火技能等建議,以提高社區居民的火災應對能力。
【關鍵詞】社區居民;火災風險;預防意識;科學滅火技能;
一、前 言
隨著國家的發展,城市化的進程越來越快,其中必然有著相當多的粗略和不完備的方面,社區作為人們生活的溫馨港灣,其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火災風險,正如同一只隱形的猛獸,時刻威脅著我們的安全。據統計,許多火災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由于居民對火災風險的忽視和缺乏科學應對技能所致。因此,深入了解社區居民的火災預防意識和科學滅火技能掌握情況,對于提升社區整體安全水平,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本次調查如同一場探險之旅,旨在探尋社區居民在火災風險預防意識及科學滅火技能方面的真實面貌。我們希望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觀察和訪談等多種方式,揭示居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于火災風險的認識和應對方式。這不僅是一次對社區安全的全面體檢,更是一次提升居民自我保護能力的契機。
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揭開這層面紗,為構建一個更加安全、和諧的社區環境貢獻一份力量。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區火災風險日益凸顯,提高社區居民的火災預防和應對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本次調查旨在全面了解社區居民在火災風險預防意識以及科學滅火技能方面的掌握情況,為相關部門制定針對性的安全教育策略提供參考。
二、調查背景與目的
(一)國家背景國家消防背景深厚,涉及多個方面,包括消防系統工程、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等。為了加強火災防范和應急救援工作,維護社會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這些法律法規的出臺,為消防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也為消防安全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要求。國家消防背景還體現在消防隊伍的建設和管理上。消防隊伍是消防工作的主力軍,他們承擔著火災的預防和應急救援任務。綜上所述,國家消防背景具有深遠的意義和重要性,它涉及到多個方面,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通過制定和執行消防安全法規、加強消防宣傳教育、推進科技應用、加強消防隊伍建設等措施,共同提升消防安全水平,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目的火災的原因建筑物起火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原因可歸納為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災,生產活動中違規操作引發火災,因為化學或生物化學的作用造成的可燃、易燃物自燃,以及因為用電不當造成的電氣火災。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用電量劇增,電氣火災在建筑火災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公共場所的消防設施日益完善,而社區消防體系還很欠缺,所以需要我們更加關注,了解我們對社區火災的這種關注不僅可以了解社區消防情況,完善消防設施,減少社區火災的發生,還能夠非常好地安撫到曾經經歷過社區火災的人,給予他們新的保護,讓他們不再為未知的火災而擔心。
在國家發展初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對于社區消防設施的關注并不高,所以現在社區消防設施可能較多,不太完善,現今正值改進好時期,我們應仔細認真摸索,探明情況,這才可為社區消防貢獻一份力量,更加努力支持社區消防的改進,也增強社區居民的防范意識及科學滅火技能的掌握,減少火災的發生。
其次,消防安全是一項重要的社會責任,它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穩定。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建筑物密集度的增加,火災風險也相應增加。因此,加強消防安全工作,提高火災防范和應急救援能力,成為當務之急。這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通過制定和執行消防安全法規、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加強消防設施建設等措施,提高全社會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能力。而我們這份報告的展現,可以給消防帶來更多的關注,讓社會、政府、企業、大眾共同努力。
三、調查方法與過程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實地觀察和訪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主要覆蓋社區內不同年齡、性別、職業背景的居民,實地觀察則關注社區內消防設施的運行狀況及居民的日常防火行為,訪談則針對部分居民進行深入交流,以獲取更具體的信息和反饋。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走訪了各個街道,詢問了道路上或在家中的居民。他們非常友善并誠實地完成了問卷,并包容的回答了我們的問題,甚至有些邀請我們到了他們的家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聽到了許多人的故事,有時沉重,有時慶幸,有時充滿佩服,好像某一時刻我們參與了他們的人生。他們的話語讓我們難忘,我們也從中獲得了許多,那是我們不曾經歷的故事。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也在時不時注意網絡上的情況。在此期間發生了一件大事,貴州省貴陽市東山壹號小區,因為某一居民不小心燃放煙花,導致小區著火而正當著緊要關頭,業主劉某嘗試自救,發現樓道消防水管不可使用,消防人員到達后也因水帶接口缺失無法正常使用消防栓,只能從1樓帶水,極大地延誤了消防救援時間,而導致一人傷亡。看著業主劉某在網上的控訴,我們心生憐憫,也心生悲憤。業主劉某明明會使用消防栓,但是卻因為消防水帶不可使用,而導致母親去世,這是多么沉痛的打擊啊!
可見,在消防方面,需要眾多方面的努力,不僅是個人的努力,還需要整個社會、國家的努力。這樣才能構建一個更加溫馨更加安全的社區,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安定。
四、調查問卷分析
我們進行了25天的調查,累計獲得了1465份問卷,問卷位置來源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來自湖北、云南、廣西的較多,西藏、吉林、黑龍江、寧夏、海南、臺灣的較少。根據問卷問題及回答,我們就以下方面分析:
(一)社區類型及消防體系表1:樣本社區類型
選項 |
比例 |
傳統小區 |
41.84% |
公寓樓 |
17.06% |
別墅 |
11.67% |
農村自建房 |
29.22% |
其他 |
0.20%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調查的居民大部分居住在傳統小區和農村自建房。傳統小區和農村自建房大部分居住時間長,部分設備老舊,存在消防設施不足,消防通道不暢,消防安全意識不足,建筑材料和結構設計問題,消防監管不到等問題,社區火災發生風險較大。
表2:調查對象對所在社區的消防設施是否滿意
選項 |
比例 |
A.很不滿意 |
4.78% |
B.不滿意 |
15.02% |
C.一般 |
51.33% |
D.滿意 |
21.98% |
E.很滿意 |
6.89%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根據表二,有一半的居民對社區的消防設施的滿意程度為一般,一般、不滿意及完全不滿意的占大部分,證明大部分社區消防設施并不完善,不可令大眾滿意。
(二)大眾的預防意識與消防關注程度表3:調查對象是否愿意參加社區組織的消防安全活動
選項 |
比例 |
A.是 |
76.66% |
B.否 |
23.34%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根據表三,約80%的調查對象愿意參加社區組織的消防安全活動,只有少部分人不愿意。大家的消防實踐意愿還是比較強烈的,預防意識較強。
表4:調查對象對消防安全知識的了解程度
選項 |
比例 |
A.優秀 |
25.32% |
B.良好 |
31.67% |
C.一般 |
35.43% |
D.較差 |
6.96% |
E.非常差 |
0.61%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根據表四,調查對象中,大家對于消防知識的了解程度絕大部分都在一般、良好和優秀。這證明大家對于消防的關注程度還是非常強的,對于安全知識的了解非常可以。
表5:調查對象是否定期檢查家中火源(如燃氣、電器)等的安全使用情況
選項 |
比例 |
A.經常 |
27.51% |
B.有時 |
42.12% |
C.很少 |
26.76% |
D.從不 |
3.62%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表6:調查對象是否關注過家中電氣設備的消防安全
選項 |
比例 |
A.經常 |
25.46% |
B.有時 |
43% |
C.很少 |
28.12% |
D.從不 |
3.41%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根據表5和表6,調查對象中大部分對于家中電氣設備的消防安全和家中火源的安全使用情況的檢查,大部分人的頻次是有時。雖然大家的消防關注程度較高,對于消防安全知識的了解也相當可以,但是對于行動來說,大部分人都不能夠行動起來。在火災發生的原因中,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災的頻次非常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更應該關注家中電器火源,從根本上預防。
(三)居民消防知識掌握情況表7:調查對象對消防安全知識的了解程度
選項 |
比例 |
A.優秀 |
25.32% |
B.良好 |
31.67% |
C.一般 |
35.43% |
D.較差 |
6.96% |
E.非常差 |
0.61%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根據表7,表七是調查對象對消防安全知識的了解程度的自我評價,大部分人的消防安全知識了解程度自我評價集中在一般、良好、優秀。而在社會生活中,我們的消防安全知識來源于學校社區社會的宣傳,這證明我們的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還是非常到位的,也是非常必需的。
表8:調查對象是否家中配有滅火器
選項 |
比例 |
A.是 |
52.08% |
B.否 |
47.92%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表9:調查對象是否家中有火災逃生計劃表
選項 |
比例 |
A.是 |
50.92% |
B.否 |
49.08%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根據表8和表9,調查對象中家中配有滅火器或者是火災逃生計劃表的人數僅僅只有一半左右。而滅火器和火災逃生計劃表示在火災發生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消防器材。在火災發生過程中,滅火器和火災逃生計劃表可以讓我們迅速滅掉火源和找到逃亡方向。在許多公共設施場所都配有滅火器和火災逃生計劃表,而家中滅火器和火災逃生計劃表的缺失,證明我們對于社區和家中的消防設施還不夠關注。
表10:調查對象是否了解火災逃生時的正確行走路線
選項 |
比例 |
A.了解 |
30.31% |
B部分了解 |
41.09% |
C.不了解 |
26.28% |
D.完全不了解 |
2.32%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表11:調查對象是否了解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
選項 |
比例 |
A.是 |
69.69% |
B.否 |
30.31%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表12:調查對象是否知道如何在火災發生時使用滅火器
選項 |
比例 |
A.知道 |
46.35% |
B.不知道 |
34.27% |
C.不確定 |
19.39%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表13:調查對象是否了解火災逃生面具的使用方法
選項 |
比例 |
A.了解 |
42.53% |
B.不了解 |
47.24% |
C.完全不了解 |
10.24%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根據表10、11和13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調查對象對于火災逃生時的正確行走路線和滅火器的使用方法都是比火災逃生面具的使用方法的了解更多的。而火災逃生時的正確行走路線和滅火器的使用方法都是我們在日常宣傳中經常宣傳的,而火災逃生面具的宣傳較為薄弱。這就造成了大眾對火災逃生面具的了解較少。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們平時的消防知識宣傳還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應更加具體,更加全面,更加系統。
根據表示11和表示12的對比,調查對象了解正確使用滅火器的人數占69.69%,而知道如何在火災發生時使用滅火器的人數占46.35%,人數差距差距非常大。大部分人都是理論知道,而在實踐中并不熟練。對此我們更加知道了我們在日常消防知識開展中實踐的不足,只有讓大家更多的參加實踐,大家在火災中的反應能力才會更強,心情才會更加平靜,冷靜,做出正確的舉動。
表14:調查對象認為在戶內發生火災時能否及時利用現有的物品,采取正確的自救措施?以下哪些物品可以滅火?
選項 |
比例 |
A.可樂 |
35.77% |
B.沙土 |
76.66% |
C.食鹽 |
46.01% |
D.鍋蓋 |
52.63%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根據表14,調查對象認為哪些物品可以滅火,可樂、沙土、食鹽、鍋蓋選擇的人數比例不同,選擇鍋蓋人數較多。而其中4個選項可樂沙土食鹽鍋蓋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滅火,只是側重方向和日常使用范圍不同。調查對象中的大部分人選不全滅火物品,對于滅火物品的了解只是一部分。這更加證明了我們日常的消防知識宣傳的不完備、不系統、不全面。
(四)社區消防安全活動開展和宣傳表15:調查對象是否了解您所在社區的火災風險
選項 |
比例 |
A.是 |
70.65% |
B.否 |
29.35%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根據表15,約70.65%的調查對象了解所在社區的火災風險。由此證明,大部分社區的消防安全宣傳還是非常到位的。社區的消防安全宣傳還需增加更多趣味性,讓更多人被吸引,主動去了解。
表16:調查對象通常通過什么方式了解社區的火災風險信息
選項 |
比例 |
A.社區公告 |
63.96% |
B.物業通知 |
74.27% |
C.領居交流 |
64.71% |
D.其他 |
1.16%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根據表16,調查對象主要經過社區公告、物業通知、鄰居交流三個方面來了解社區的火災風險信息,其他方式非常少。這更加證明了社區的宣傳途徑的貧乏。社區需要增加多種途徑,多種方式,讓居民更加了解社區的火災風險信息。
(五)居民建議表17:調查對象認為社區如何加強火災風險的預防和應對
選項 |
比例 |
A.加強消防設施的維護和檢查 |
67.44% |
B.定期組織居民進行火災演練和培訓 |
78.23% |
C.增強消防安全宣傳和教育 |
67.44% |
D.其他 |
0.14% |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
1465 |
根據表17,居民大多數建議加強消防設施的維護和檢查,定期組織居民進行火災演練和培訓,以及增強消防安全宣傳和教育。居民的建議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們消防工作的不足。我們應更加增多宣傳、增多實踐以及消防設施的維護。
五、調查結果
(一)加強宣傳教育大部分居民對火災風險有一定的認識,能夠采取一些基本的預防措施,如安裝煙霧報警器、不亂丟煙蒂、定期檢查電器線路等。然而,也有部分居民存在僥幸心理,對火災風險缺乏足夠的認識,預防措施不夠到位。所以,目前社區在火災預防宣傳教育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方面,宣傳教育的形式和內容較為單一,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另一方面,宣傳教育的覆蓋面不夠廣泛,部分居民未能接受到有效的宣傳教育。
(二)科學滅火技能掌握大部分居民對如何使用滅火器、如何正確報警等基本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在面對實際火災時,能夠冷靜應對、正確運用所學技能的居民比例相對較低。部分居民在模擬滅火演練中表現出緊張和不自信,需要進一步加強培訓和演練。
(三)培訓演練缺乏在火災發生時,部分居民表現出恐慌和不知所措,缺乏有效的應急反應措施。因此,加強火災應急演練和培訓,提高居民的應急反應能力至關重要。科學滅火技能的掌握需要通過培訓演練等實踐活動來不斷提高。然而,目前社區在火災應急培訓演練方面的投入不足,缺乏系統的培訓計劃和演練機制。
(四)社區火災安全管理目前,社區火災安全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部分社區存在安全隱患和管理漏洞。加強社區火災安全管理,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是保障社區居民安全的重要措施。
(五)火災隱患自查自改部分居民缺乏火災隱患自查自改的意識和能力,未能及時發現和消除身邊的火災隱患。同時,社區在推動居民參與火災隱患自查自改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機制。
六、建議與措施
(一)宣傳教育策略細化1.定制化教育內容針對不同年齡、文化背景的居民,制定差異化的火災預防教育內容,使其更加貼近居民的實際生活。將教育內容與個人興趣相結合,提高居民學習積極性。
2.多媒體宣傳利用社區廣播、電視、網絡等多媒體平臺,定期播放火災預防知識,提高居民的關注度。
3.互動體驗活動組織居民參與火災模擬演練、VR體驗等互動活動,讓居民在親身體驗中增強火災預防意識。
(二)科學滅火技能培訓1.定期培訓課程在社區中心或學校等場所定期開設滅火技能培訓課程,邀請專業消防人員授課,運用有趣的方式,教導居民有用且系統的消防知識。
2.實踐操作提供滅火器和其他消防設備的實踐操作機會,讓居民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多進行一些消防安全演練,提高器材運用熟練度。
3.家庭火災應急包準備教育居民如何準備家庭火災應急包,包括滅火器、滅火毯、煙霧報警器等關鍵物品,并定期檢查,清理,確保其可正常使用。
4.設置更多有關消防的活動舉辦一些消防知識競答等趣味小活動,或者小游戲,增強居民學習積極性,提高新鮮度。
(三)消防設施與預案完善1.設施定期檢查建立消防設施定期檢查,清理制度,確保所有消防設備都處于良好狀態。
2.智能消防系統考慮引入智能消防系統,如煙霧報警器聯網、智能消防水系統等,提高火災預防和應對效率。
3.火災應急預案完善社區火災應急預案,明確各方職責和應急流程,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應對。
(四)長效機制建設1.居民參與機制鼓勵居民參與社區火災防控工作,如成立居民自發的消防志愿隊,增強居民的主體責任感。
2.跨部門合作加強社區、消防部門、物業公司等多方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形成合力,共同維護社區安全。
3.定期評估與反饋定期對社區火災防控工作進行評估,收集居民反饋,不斷完善和優化防控策略。
通過上述細化措施的實施,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提高社區居民應對火災風險的預防意識和科學滅火技能,確保社區的安全與和諧。
七、結論與展望
在時光的長河中,社區如同溫馨的港灣,為我們遮風擋雨,守護安寧。然而,火災這一無情的威脅始終潛伏在生活的角落,警醒著我們時刻保持警惕。本次調查,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社區居民在火災預防意識和科學滅火技能上的真實面貌,既有堅實的基石,也有待雕琢的邊角。
從前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槍林彈雨是前輩們生活中最危險的事情,他們的付出迎來了和平。而如今,身處在和平的國度,并不是沒有半分危險,火災隱藏在暗處,一不小心,不加以防范,便成為猛獸,吞噬我們。所以我們更要加緊防護,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小心。
此刻,我們站在新的起點,展望未來,愿以更加細膩的筆觸,描繪出社區火災防控的嶄新篇章。愿宣傳教育如春風拂面,讓火災預防意識深深植根于每位居民的心中;愿科學滅火技能的普及如細雨滋潤,讓每位居民都能掌握守護家園的法寶;愿消防設施的完善如堅固的盾牌,為社區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愿長效機制的建立如綿延的河流,為社區的和諧穩定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我們期待通過實施細化的展望策略,能夠使社區居民的火災預防意識更加深入人心,科學滅火技能得到更加廣泛的普及和掌握。同時,我們也期待通過不斷完善社區火災防控工作,為社區居民創造一個更加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
最后,我們衷心希望每一位社區居民都能夠積極參與到火災防控工作中來,共同為社區的安全與和諧貢獻力量。我們懷揣著美好的愿景,堅信通過共同的努力,社區的火災防控工作定能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同時,也感謝大家對本次調查的支持與配合,讓我們攜手并進,用智慧與勇氣書寫社區安全的新篇章,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寧靜而美好的家園。
【參考文獻】[1]徐鶴生,周廣連. 消防系統工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