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民眾:快遞垃圾包裝垃圾優化處理宣傳入人心社區是加強小區和居民們基層建設和治理的搖籃,是居民們具有歸屬感和認同感的港灣,社區建設離不開居民們的支持和幫助。為了加強居民對減少快遞包裝垃圾能夠促進鄉村振興的認知,實踐隊員在土山社區以宣講的方式向社區居民講解有關現如今快遞包裝垃圾的現狀、其產生的危害及現今關于綠色環保的相關政策,在實踐隊員通俗易懂且深入的講解后,居民紛紛表示已經基本理解目前我國綠色包裝標準政策及日后會注意對快遞包裝垃圾的處理并對實踐隊員致以感謝。面對快遞垃圾回收分類,社區做出的規劃離不開居民們的贊同和實施。團隊成員就近前往宿州市碭山縣土山社區,對當地居民們就快遞垃圾分類實施狀況、了解程度等方面進行了訪談和問卷記錄。從交談中得知,大部分居民認為當地快遞垃圾分類回收政策的實施狀況有待提升。 “我們都明白對快遞垃圾實施垃圾分類是為了更好的回收相關資源,對環保有幫助。”一位居民說道。社區居民均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并愿意積極配合參與快遞包裝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也表示愿意接受“共享快遞盒”的形式,從而減少快遞垃圾帶來的危害。


圖為團隊成員對居民進行快遞包裝垃圾講解 陳笑 攝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推動了快遞市場規模的擴大,但由于人們對快遞包裹二次處理利用的意識較為薄弱、大多數快遞公司并未有明確的包裹處理及嚴格的監管制度,所以近些年來快遞垃圾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問題和大量資源被嚴重浪費。希望本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居民樹立環保意識、了解綠色環保相關政策,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三位一體、八方共助”的快遞垃圾治理體系,促進全社會合力解決快遞垃圾問題,用市場化的方式加快形成回收利用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