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農學子三下鄉:紅色足跡尋訪
2023年是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團結引領廣大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圍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托各地紅色資源,四川農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一班666隊”于2023年1月15日至22日期間開展以“百年黨史·青年共傳”為課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實現全國多地共同調研,社會實踐隊伍成員通過各自以小組形式于吉林、四川、河南等地開展實踐,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開展紅色足跡尋訪、訪談紅色人物、傳播黨史故事、開發紅色文創等實踐活動,自覺將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讓愛國主義成為青春底色,讓青春成為中華民族生氣勃發、高歌猛進的持久風景。
其間,隊伍成員張首楊前往四川省資陽市樂至陳毅故居、重慶市解放碑進行了實地走訪。四川是黨的歷史非常豐厚的地方。從四川走出了許多我們黨的偉人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黨領導四川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發展的歷史,是黨的歷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黨的歷史的生動縮影。陳毅故里位于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勞動鎮。陳毅在這里誕生并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陳毅故居大門上方的金漆匾額“陳毅故居”四個字,由鄧小平于1986年親筆題寫。陳毅故居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距今近300年的歷史。故居占地面積1026平方米,建筑面積750平方米,有大小房屋36間,為木質穿榫臺梁結構,于1980年修復并對外開放。抗戰勝利紀功碑暨人民解放紀念碑正面向北偏東,為八面柱體盔頂鋼筋混凝土結構,碑通高27.5米,邊長2.55米,碑內連地下共八層,設有旋梯達于碑頂,碑頂向街口的四面裝有自鳴鐘,碑臺周圍為花圃,總占地面積62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642平方米。該處是中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爭取得勝利的象征,也是重慶解放及重慶市的象征。(文:張首楊)
二〇二三年二月二日
時間:2023-02-02 作者:張首楊 來源:實地走訪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