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孔學文化,感悟智慧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及中國傳統文化,并表達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推崇。作為對中國傳統文化及東方文化產生深遠影響的孔學,其基本原則和特征在當下亦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價值。為進一步學習孔學文化,學習其中的仁義智慧,2022年12月26日,我加入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承德繼圣•譯心載道”實踐隊,并參加了實踐隊舉辦的“習圣賢古訓,探儒學之意”——孔學文化學習活動。
在加入實踐隊前,雖然我已經能夠熟記《論語》中的部分孔子語錄,但是我認為還是需要進一步了解和學習其中的仁義智慧,希望能夠通過參加此次活動進一步促進自我發展。在此之前,我便了解到曲師大與孔子的儒家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作為校歌的《犁牛之子歌》、“學而不厭,誨而不倦”的校訓、校徽和校門的設計靈感等,基本都是取自孔子的《論語》。通過搜索,我得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校訓語出《論語·述而》,意思是勤奮學習而不感到滿足,教育他人而不感到疲倦。我也深知這是學校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是世代傳承的精神血脈。作為曲阜師范大學的一名學生,我認為在身處曲師大,處處都能夠感受到孔夫子的文化氣息。其中,《論語》便是在我心目中最能直觀了解和學習孔子文化的書目。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集體參加的“習圣賢古訓,識孔學之智”——孔學文化學習活動便讓我收獲頗豐。
在活動過程中,我們首先跟隨隊長學習了黨的二十大精神,明確了國家關于增強文化自信自強的整體方向,知悉了其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隨后我們以《論語》為主要學習書目,綜合運用PPT和相關視頻進行了系統化的學習。在此次集體學習中,除了政治思想、教育和邏輯等方面,我重點學習記憶了《論語》中關于學習的內容。我們總結了《論語中》關于學習的句子,例如出自《論語·為政》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大意是:學習而不思考,等于白學,甚至越學越糊涂;思考而不學習,則是胡思亂想,還會導致危險。孔子的這番話,將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做了極其完美的闡釋。在我看來,這對我們也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我們也應該在學習的同時進行思考,將學習和思考進行有結合,有效推動我們個人的發展。
此外,我們也發現《論語》的名言也被多次引用,例如2018年6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上的講話引用了出自《論語·學而》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之江新語·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了孔子所說的“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的智慧在多個方面都有體現,通過這次線下集體學習,我們每個人都對《論語》中孔子的智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決定要以其為指導,促進自我發展,實現自我目標。
讀史使人明志,欣賞古詩文使人陶冶情操,流傳至今的著作更讓人受益匪,博大精深《論語》也正在激勵著一代代人前行。《論語》中所記載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相信這值得我們每一個人仔細品悟,思考其中的智慧,指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時間:2023-01-04 作者:楚紅霞 來源:“承德繼圣•譯心載道”寒假社會實踐團隊 關注:
- 耕地之旅,青年在路上
- 作為社會發展的新生力量,我們大學生應牢牢把握當下機遇,積極承擔責任,助力鄉村振興、民族復興。鄉村振興是一個長期工程,保護耕地的
- 01-04
- 掌動態信息,護鄉村耕地,助民族復興
-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城鎮化的推進,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膳食結構不斷調整。但隨之而來的是耕地林果化等一系列減少、破
- 01-04
- 英語線上宣傳 講好孔圣故事
- 作為一名來自曲阜師范大學的學生,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對我而言是個彌足珍貴的實踐機會,同時也是學習和宣傳孔子與論語的良好時機。2022年
- 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