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華夏孔儒,悟圣賢之道
作為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承德繼圣·譯心載道”社會實踐隊中的一員,本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為我深入了解孔儒文化、潛心學習圣賢之道提供了寶貴的學習和體驗機會。在半個月的線上宣講過程中,我對于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儒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對于孔圣哲學的內涵、發展歷史和當代存在的教育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本次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在搜集資料、演繹經典、制作視頻、對外宣傳上積極配合、分工合作,我的個人能力和專業知識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以下是我在社會實踐期間的感悟,
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實踐成員了解到孔儒文化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周期,初步起源之時,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仁”的主張,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的性質:主張“禮”,維護周禮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學在古代社會得到初步發展;西漢時期,董仲舒將儒學政治化和宗教化;發展到宋、明、清時期,儒學已經演變為性理之學,極富哲學內涵。在充分了解之后,團隊成員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的各個環節。當然,面對視頻制作的各種難題,例如如何讓古文變得通俗易懂、如何生動演繹經典故事、剪輯視頻,對此,團隊成員分工學習、精益求精、各抒己見,并虛心向專業課老師和外教請教溝通,力爭呈現最完美的作品,讓海內外觀眾感悟到孔儒文化的魅力所在。
在翻譯文稿和視頻傳播的過程中,團隊成員利用專業課知識,將古文翻譯成當代漢語,在翻譯古文文本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例如,如何將“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或“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等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國內外受眾都能輕松理解的現代文和外語。經過共同進行分組學習和探討,我們對翻譯文本不斷修改精進,最終討論選擇出最優方案。在修改的過程中,我的翻譯能力和專業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對于我今后的學習受益匪淺。
在線上宣講的過程中,為保證宣傳質量,團隊成員還結合當今社會的發展分析了孔儒文化對于當代發展的現世意義。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理論支援以夯實、筑高輿論陣地;落實社會樹立核心價值觀以尋求長治久安良策,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國際化,對于我們如今建設保和太和、萬國咸寧的和諧世界、建設地球村都產生了深刻影響。通過宣講,孔圣哲學在我們的心目中不再是古代典籍上冰冷、遙遠的文字,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哲學老師,教會我們以史鑒今,提高思想的深度和廣度。
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文化的支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軟實力、是中國數千年沉淀下來的精華。萬物的發展都有相通之處,數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國人數千年的思想和行為演變史。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肩負著建設文化強國的使命。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應當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活動,承擔起新時代青年應有的責任,傳承自己的文化,將孔圣哲學發揚光大,用先祖傳下來的精神食糧讓自己更優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古典文化的洗禮中真正學會自強自立、忠孝禮儀、知榮知恥、明是非、識大體、懂進退、重責任。
時間:2023-01-04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承德繼圣•譯心載道”寒假社會實踐團隊 關注:
- 耕地之旅,青年在路上
- 作為社會發展的新生力量,我們大學生應牢牢把握當下機遇,積極承擔責任,助力鄉村振興、民族復興。鄉村振興是一個長期工程,保護耕地的
- 01-04
- 掌動態信息,護鄉村耕地,助民族復興
-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城鎮化的推進,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膳食結構不斷調整。但隨之而來的是耕地林果化等一系列減少、破
- 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