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開始之初,實踐隊員便廣泛搜集紅軍長征途中涌現的紅色故事,感悟長征精神,并將所搜集到的紅色故事整理成解說稿,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實踐隊員分別在家鄉沿著紅軍長征足跡展開實踐,云上講解長征故事。

第一站在江西瑞金,實踐隊員吳昊來到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館內站廳入口“人民共和國從這里走來”指引著我們了解蘇維埃政權誕生的歷史,1934年10月10日,舉世著名的云石山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從這里出發。

第二站,實踐隊員楊昊和王強來到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鎮,參觀紅軍長征舊址之一的關帝廟。87年前,即1935年9月20日,歷經幾番惡戰的紅軍,剛從雪山草地中走出,14000余人到達哈達鋪,這里是紅軍長征北上的“加油站”,萬里長征即將勝利完成的轉折點,紅軍在此決策定向、整編隊伍、頒布政策、發動戰役,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其歷史地位重要而特殊。

第三站,實踐隊員張興旺、展寶龍、何佳琪來到甘肅省白銀市參觀紅軍渡河戰役紀念館。1936年10月,紅四方面軍在前有黃河險阻。后有重兵追擊的形勢下,不畏艱險、英勇奮戰,成功渡過黃河,踏上孤軍血戰河西的悲壯征程。

第四站,實踐隊員馬志凡來到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參觀沈遐熙革命紀念館。沈遐熙作為張家川地區黨的秘密組織的創建者,在張家川播下了革命的火種,為張家川的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五站,實踐隊員付茹君和董歡堂帶領大家云上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革命圣地延安,它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長征是一部跨越萬水千山的壯麗史詩,是一首謳歌理想信念華美詩篇,是一座贊美革命歷程的不朽豐碑。如今,戰爭硝煙早已散去,但長征精神始終光芒閃耀,穿越時空,歷久彌新,永遠激勵著每個中國人,照亮了新時代新的征程。作為新時代的廣大青年,我們是新長征的主力軍,自動化學子加入到重走長征路的云隊伍中,通過云端虛擬方式,體悟長征艱辛,緬懷革命前輩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學習長征精神,這是銘記、是懷念、是敬仰,更是滋養內心和升華靈魂的過程,激勵著大家在人生漫漫征途,銘記前輩囑托,走好我們新時代的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