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黑夜中的星 ——讀《偷書賊》有感
透露一個小小的事實,總有一天,你會死掉。
沁涼的月光,撲到窗前。映照著泛黃的紙頁。靜謐的夜,死神將《偷書賊》的故事娓娓道來。
故事發生在二戰的德國小鎮。那里的夜很長。一條名叫“天堂街”的道上多了一個被寄養的小女孩莉澤爾。她就是想讀書的偷書賊。她的故事像一顆小小的星,小小的,閃耀在黑暗之中。 她降臨在這個溫暖的小鎮,如黑夜中的星,小小的,閃耀在黑暗之中。不久后到來的黑暗,濃稠泥濘,誰也掙脫不開,陷入囹圄。有戰爭的殘暴,有連綿的烽火,有種族的屠戮,有陰風的廝殺,還有那掙扎的心…二戰的滾滾烈火,吞噬著星空。漫漫沙石間,散發著陣陣惡臭。莉澤爾把她的力量柔柔地灑在遍及之處。
陪伴這顆小星發光的是天堂街中有趣的靈魂。
莉澤爾的養父,擁有著一雙銀色的眸子,夏天的香檳,會呼吸的手風琴,涂刷著小鎮的每一面墻。他散發手卷煙香氣的靈魂安撫著莉澤爾。每一次。
那個總想吻她的男孩,魯迪。他的頭發是燃燒的檸檬色,他總是永不停息地奔跑著;生活給他苦毒,他卻回應面包。那一句“莉澤爾,我可以吻你嗎?”是兩小無猜間最美的情話。有些愛情,尚未發芽,就已刻骨銘心。
黑暗的地下室中,堅強的猶太人馬克斯。他倔強地活著,甚至打倒首相與死神,只為回饋那句“他的頭發像羽毛一樣”的溫情。還有嘴硬心軟的“蠢豬”養母羅莎,溫和憂傷的鎮長夫人,以及天堂街上的所有人。他們在一起,撕下冰冷的面具,掙脫封閉的桎梏,閃耀著剔透的人性。
他們像散落在黑夜中的星,書和文字將他們聚集在一起,用故事的力量擁抱苦難,閃耀著光輝。合書,不禁感到五味雜陳。戰爭的冷酷無情,人權的政治使人震驚咋舌,而那天堂街的人們的愛與真誠更讓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個死神的時代。
死神說:“他們歡呼戰爭,其實是在為我歡呼!”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是時代。
硝煙彌漫,烽火四起,兵荒馬亂。戰爭的罪惡蔓延了整個德國甚至歐洲。黑暗籠罩了世界,炸彈更是將那天堂街毀于一旦。“我來來回回地游蕩,那些支離破碎的人”這一幕,為之心碎。書中這樣描寫,“雪花仍舊倔強地從屋頂飄落,水壺上落滿了雪,餐桌上落滿了雪。那些人類的頭頂和肩膀上也蓋著一層層厚厚的雪。”我住的城市從不下雪,此時我的思緒卻堆滿了雪。粉塵,濃煙和陣陣烈火。所有的危險在眼前合而為一。All is true.這是一個真實的,殘酷的卻又充滿溫情的真實事件。
20世紀上半葉的德國,這樣種族主義戰火紛亂的事處處發生。帝國主義,希特勒的政治“深入人心。”書中多次提到的《我的奮斗》是希特勒自以為豪的自傳。德國人高歌著《德意志高于一切》他們被激勵著向前,去往誰也不知道的遠方。那個溫情的家,溫情的地下室里閃耀著黑暗中的星。因為種族歧視,這個猶太年輕人馬克斯在幽暗潮濕的地下室呆了整整三年,他害怕所有俯視他的所有人。“人類怎么可以如此丑陋又如此美好,他們的文字為何可以毀滅一切,又可以璀璨奪目?”
從漢密爾街的一扇窗戶望出去,“天上有星星”他說,“星星灼傷了我的眼睛。”
夜愈黑,瑩瑩燭火愈明亮,慶幸的是,戰爭只是某個人的政治,它并不扎根于人性中生長。人性中有一點善一點惡,只需要加水和和。死神問道,“我看到他們的丑惡和美好,我很好奇,人類怎么能夠同時兼具善與惡?不過他們有一種本領讓我嫉妒:只有人類,能夠選擇死亡。
空襲摧毀了整個天堂街,街上的人都被死神帶走了。只有莉澤爾活了下來,因為書。在最后的階段,一次次空襲,一個個炸彈,天堂街的人們,在那黑暗擁擠的地下室里,莉澤爾溫柔而堅定的朗讀著一頁又一頁的書,在那時那刻,唯有書,才可以安撫人們的心靈。最后書中的自述“戰爭能夠奪去小鎮上所有人的生命,卻帶不走她的回憶。她的勇敢,她對生活的愛與希望。”縱然冷血漠然如死神,卻在最后被這個天堂街的一幕幕溫暖,善良與愛給深深打動了。鎮上的人們縱使面對的是嚴刑拷打,他們依然堅強地守住心中那份真誠,縱使前方萬丈深淵,他們依然執著地尋覓那份溫情,縱使迷途危機,他們毅然互相扶持與戰爭做斗爭。越過淺夏初冬。這份愛與真情足以抖落世間寒冷與邪惡,化作人間薄涼。他們像散落在黑暗中的星光,一點點的,聚集起來,發出世界最明亮的光。
而下現在,千千萬萬個希特勒,千千萬萬個挑起戰爭制造暴亂的恐怖分子,千千萬萬個讓人唾罵又令人痛心疾首的實事。
戰爭,無論勝負輸贏,都是一種非理性的丑惡。亞里士多德曾言, “戰爭的目的必須是和平。”反觀現在,暴亂沖突是為了和平嗎,是為了民主嗎?那些些恐怖分子只為了滿足心中可怕的欲望,為了眼前那一點點利益就置和平于不顧,就讓千萬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從來不存在好的戰爭,也不存在壞的和平。”無論是《偷書賊》中殘酷的戰火,還是當下愈演愈烈的暴亂,我們知道平息這一切的只有和平。而和平在于每個人心中的溫情與愛。小鎮上的人們在那時如此黑暗的環境中,仍像堅強的星星,毅然的發光發熱,他們散落在德國的每一處,最終聚集在一起,散發出無窮的力量,帶來了和平。
講故事的人的最后一句話:人類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們是新世紀的新青年,滿腔熱血,鮮衣怒馬。在熱血中,我們更需要冷思考。面對世界局勢,面對全球疫情,我們需要打開格局,理性思考。哲學家薩特曾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信仰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撐和力量源泉。一旦懷抱信仰,相信未來,就會無所畏懼,創造奇跡。聚如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我們相信,
散落在黑夜中星,會有一刻,團結一起,抑制黑暗,帶來光明!
作者:池州學院 戴彤彤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歸園田居
- 在幾經波折沒有返回學院后,我來到了鄉下,感受回歸田園的樂趣。
-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