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2020年4月30日,共青團湘潭市委員會、湘潭市青年聯合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頒授2020年“湘潭青年五四獎章”的決定》,湖南科技大學青年教師、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系主任劉朝華老師獲評2020年“湘潭青年五四獎章”榮譽。
劉朝華,男,中共黨員,碩士/博士生導師,“湖湘青年英才”支持人選獲得者,湖南省高校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標兵,湖南科技大學首批“奮進學者”青年創新人才,曾公派留學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現為湖南省自動化學會理事。劉朝華主要從事人工智能與信息處理、風電裝備智能化與控制技術、新能源動力系統智能控制等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省部級項目10余項,在國際國內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SCI/EI論文30余篇,享有授權國家發明專利等多項榮譽。
科教兼顧,力爭全能
作為一名科研愛好者,劉朝華在科研領域碩果累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劉朝華也從未怠慢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工作。“去年我與長沙一所重點高校聯合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該項目涉及多家國內、國際合作單位,申報難度大、時間長,從申報到答辯所需時間近6個月……”為兼顧項目申報和教學工作,在這期間他幾乎每天都在湘潭長沙兩地之間循環往返。
每逢工作日,劉朝華的休息時間變得更加奢侈。“下午六點下班后開車去長沙,哪怕忙到半夜也要回家,因為第二天學校還要正常上班同時要送孩子上學。”就這樣,湘潭凌晨的夜晚成了他最熟悉的景色。答辯前夕,為了調整好狀態,他便選擇在長沙住宿一晚,但家里孩子發燒的消息又令他連夜趕回湘潭……經歷了重重困難,在劉朝華和團隊的堅持下,該項目最終成功立項。無論是為人師、為人父,還是做自己,劉朝華始終能在三者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
屢經失敗,越挫越勇
科研的道路上從來不會一帆風順,風雨過后才能見到彩虹。談到這條路上的挫敗,劉朝華總有說不完的話:“對于青年老師來說,很多情況下項目申報都是不成功的。面對項目申報的失敗,我只能越挫越勇,不斷調整研究思路,積累研究成果,和專家學者交流,我相信自己被認可的那一天總會到來。”
據了解,一般性課題的研究需要申報2至3次,也就是3至4年的時間才會有較大的成功概率。但對于如此漫長、未知的過程,劉朝華從未停下前進的步伐。
劉朝華參加科學技術交流活動
堅守信念,苦盡甘來
劉朝華此次獲獎,不僅彰顯出他的科研水平達到了新高度,也對他堅定科研事業的這份信念給予了肯定。“我相信天道酬勤,只要付出就會有收獲,我堅定做一個學術創新與科教融合的追夢人和踐行者!”這份信念一直是支撐他前進的力量。
俗言道:“有志者,事竟成。”劉朝華憑借自己的努力,在學術創新方面苦盡甘來,但他認為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只有不斷創新、勇于開拓,努力做新時代的優秀青年,才無愧于‘湘潭青年五四獎章’的榮譽。”當談及為什么對科研如此執著時,他說:“科研的發展是培養創新型高質量人才不可或缺的前提,科研反哺教學,科教融合,才能興國。”
據悉,為表彰湘潭市優秀青年在疫情防控戰、脫貧攻堅戰、科技攻關等方面的突出貢獻,激勵全市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共青團湘潭市委員會、湘潭市青年聯合會決定,授予20名同志2020年“湘潭青年五四獎章”,授予5個青年集體2020年“湘潭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時間:2023-06-05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 2020年4月30日,共青團湘潭市委員會、湘潭市青年聯合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頒授2020年“湘潭青年五四獎章”的決定》
- 06-05
- 參軍入伍,投身志愿
- 沈陽城市學院2020年西部計劃志愿者招募工作于近日落幕,沈陽城市學院智能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學生姚澤龍憑借參軍入伍
- 06-05
- 砥礪前行,夢想啟航
- 梔子花開,又是一年畢業季。箐箐校園見證無數學子的成長,這里是他們夢想啟航的地方。
- 06-02
- 連菁一路兼程,未來可期
- 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連菁,恰似溫柔漣漪,她泛泛而過片片湖灘,最終找尋到自己的那一片汪洋
- 06-02
- 萬若楠步履不輟 為夢出發
- 大一大二連續兩年被評為三好學生,獲得博雅獎學金;大三在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下赴美交流學習
- 06-02
- 王菲志存高遠 厚積薄發
- 她以夢為馬,獲倫敦大學學院(QS世界大學排名第8)、愛丁堡大學等多所名校offer;她力學篤行,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獎學金
- 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