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大二連續兩年被評為三好學生,獲得博雅獎學金;大三在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下赴美交流學習,并獲評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最高榮譽“陽光學子”;本科階段科研成果豐碩,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語教育國際學術會議上提交論文……不為能力所限,她不斷挑戰自我;厚積薄發,用實力追逐圓夢——她就是萬若楠,前進腳步不輟,在期待中成長,不懼挑戰,為夢出發。
“為熱愛全力以赴”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在時間的銀行里,沒有孜孜不倦的投入,沒有持之以恒的勤懇,沒有心無雜念的專注,就永遠不會有明日春光的回饋。萬若楠深諳時間的寶貴與個人精力的有限,將學習無條件放在第一位的她,總是想最大限度地挖掘時間的價值。
“在大一大二學年,我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因為我認為這是大學階段最根本也是最有價值的事情。”與重難點知識較勁,在學習這件事上,萬若楠總有無限的熱情和持之以恒的毅力。當被問及是否有什么獨特的學習方法時,她笑著回答道:“我認為語言學習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日積月累的投入。”為熱愛全力以赴,“多看多聽多讀多寫”,這個道理聽起來很簡單,但鮮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進行大量枯燥的練習。“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萬若楠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用勤奮填滿時間,將自己最大化暴露在英語學習環境里。如果說時間是一筆投資,那么萬若楠應該算是一個聰明的投資者,在專屬于她的時間銀行里,存下了她未來追夢的知識資本。
華中師大外院好故事之優秀畢業生分享——萬若楠:步履不輟為夢出發
“科研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生活需要一座靈魂攀登的峰巒,在主業之外,肆意揮灑自己的才干。從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到后來英語教育國際學術會議的論文發表,萬若楠的科研之路也記錄下了她成長的歷程。從零到整,她在一步步嘗試中慢慢攻克一個個難題。“其實科研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當你靜下心來去研究,去真正弄明白一個問題,你就會發現科研的魅力。”
沒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初試科研,萬若楠及其團隊也遇到過中途更換選題的窘境。“在項目進行到一半發現事實情況與我們預案不符的時候,我們也有過崩潰和無措。但是在整個團隊的相互支持之下,我們迅速調整了方向,最終圓滿完成了這個項目。”對目標足夠渴望,才能讓自己靜下心來努力沉淀,萬若楠坦言,一個科研項目的達成背后,是一個在探索中碰壁,又在解決中進步的過程。
對于想要嘗試科研的同學們,萬若楠也很樂意分享她的經驗。“在明確自己科研興趣的基礎上,選擇一個基礎性問題去研究。從第一步最小的嘗試開始,慢慢摸索,積累經驗,不要心急,更不要氣餒。”科研路上不做獨行者,學會向外界尋求幫助,與身邊可以接觸到的資源保持密切聯系,不封閉自己,這也是萬若楠一直堅持的原則。
華中師大外院好故事之優秀畢業生分享——萬若楠:步履不輟為夢出發
“放低姿態感受別樣文化”
人生是一段經歷,任何選擇都可以使這段經歷充滿色彩。不囿于外院一隅,萬若楠在大三學年選擇赴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開展為期一年的交流學習。初到美國,面對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她也有格格不入的無措。“洛杉磯是一個崇尚多元與自由的地方,這里的生活方式與文化信仰和國內都存在很大差異。”為了調整自己的狀態,迅速融入到新環境里,適應全新學習模式,萬若楠選擇放低姿態,從不同角度、各個方面去觀察感受陌生國度的文化風情,努力尋找自己與異國文化的共振頻率。從不安到游刃有余,萬若楠在校交流期間主修課程跨文學、教育學、傳播學、語言學,全部課程均為最高等級A。“面對差異,你必須肯放低姿態,主動適應,”萬若楠笑著說道。
探索語言背后的文化風情,感悟不同語言間的文化差異,萬若楠也一直在嘗試突破自己。在談到自己美國之行最大的收獲時,萬若楠分享道:“這段經歷給了我一個沉浸式的語言環境,讓我能用當地人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這次的交流經歷也讓萬若楠明白了提前準備的重要性。萬若楠坦言,當時自己很多同學就是因為語言成績不合格而失去了申報出國交流的機會。她表示,“如果大家有出國交流意向,平時可以多關注國家留學基金委的網站,獲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按要求提前準備。”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既然做出了選擇,就要腳踏實地地實踐。
“有如扶桑初日升,且邀先輩他日看海平。”作為外院的“陽光學子”,萬若楠用行動踐行著中國青年的蓬勃意氣。從懵懂迷茫到學有所成,從科研小白到初試牛刀,從格格不入到自信坦蕩,萬若楠一直在嘗試——不困于舒適圈,步履不輟,勇敢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