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學四年專業成績優異,大三時獲中俄政府獎學金公費赴俄留學,在俄期間發表數篇專業論文;為挑戰自我,他參加克里米亞半島游遠足活動,并曾一個人窮游五國十幾個城市,他就是外國語學院2016級俄語系祁頌恩。提起這些,祁頌恩都只是謙虛地說:“我就是走了大家都要走的路而已。”
敏而好學,走好該走的路
大一下學期,大多數人還處于初入大學時“盲且忙”的狀態,祁頌恩已經在《中學俄語》上發表了一篇專業論文。在刷題備選全國高校俄語大賽華師參賽名額時,祁頌恩發現,前置詞в和на接數量意義名詞的用法在很多語法書中的解釋都模棱兩可。帶著這個疑問,在老師的提點下,他查找了幾乎所有權威的語法書,翻閱了幾本大字典,針對該語言現象寫了一篇專業論文,并順利發表。這次嘗試也讓祁頌恩明白,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問題,敢于向老師發問,“知其然”并在深入探究之后“知其所以然”。
對于很多初學者而言,俄語是一門讓人“知難而退”的語言。從零基礎到漸入佳境,祁頌恩認為,在俄語的初學階段,穩扎穩打學好基礎是關鍵,堅持多讀多背,反復練習,在考試和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大三時,祁頌恩獲中俄政府獎學金公費赴俄羅斯普希金俄語學院留學,并幸運地進入普院最好的中國俄語班學習。在俄期間,他多次參加學術論壇并發表數篇論文。對他而言,為期一年的出國交換學習是大學乃至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經歷。他鼓勵大家,只要有機會就出去看看,不僅能夠提高語言技能,鍛煉自己的獨立自主能力,還能更直接地感受當地的文化。
跳出舒適圈,追尋詩與遠方
初到普院時,祁頌恩發現,身邊大多是中國留學生,難有機會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為了強迫自己多說俄語,他報名參加了一個由24個俄羅斯人組隊開展的克里米亞半島六天五夜遠足活動。負重20公斤,克服恐高障礙,他不斷挑戰自己;在全俄語交流環境下,短短幾天,祁頌恩的口語表達有了很大進步。在2019年元旦假期到來之際,祁頌恩計劃去塞爾維亞和波黑等地游玩,一個人做好旅行攻略后,他開啟了一場“說走就走”的窮游之旅。“我喜歡旅行,我想趁年輕,趁自己對這個世界尚充滿好奇的時候,走出去看看。每一次旅行都是在挑戰自我,在舒適圈里面待久了,總要逼自己一把。”祁頌恩解釋道。在俄羅斯留學期間,他利用節假日游玩了土耳其、克里米亞半島、金環小鎮等五國十幾個城市,途中有過被順風車晾在半路的無奈,有過零錢不夠只能東拼西湊的窘迫,還曾因迷路不得不半夜輾轉求助而慌亂不已......然而,當看到土耳其童話般的海、安納帕云霧繚繞的云山、弗拉基米爾教堂前廣場上求食的鴿群時,途中的種種波折對他而言也就不算什么了。
普希金俄語學院國際文化節中國展臺
在祁頌恩身上仿佛有一種率性而為瀟灑肆意的俠氣,他愛寫作,從小就有一個武俠夢,看過很多武俠和奇幻小說,也寫過不少,以前的夢想之一就是在小說繪上發表自己的小說。出于對文學的熱愛,他加入搖籃文學社并在外聯部任干事。雖然同時被編輯部和外聯部錄用,但他想要跳出寫作舒適圈,想要多結識一些有才華的人,所以選擇在外聯部學習如何更好地與人溝通交流。
順其自然,不給未來設限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各用人單位取消了線下招聘會,祁頌恩通過視頻面試的形式參加春招,最終順利地拿到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offer。祁頌恩介紹說,目前從事的工作偏市場和銷售類的,和專業的關系不大,但是未來可能會申請去俄羅斯工作,一方面是想讓所學專業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是想趁年輕歷練一番,也想攢一點錢,積累足夠的“牛奶面包”。
祁頌恩和俄羅斯好友在克里米亞海灘
談及未來,祁頌恩表示,未來如果有時間會繼續寫作和看遠方,即使工作再忙每天也會抽時間看看書,保持思考是很重要的事情。“當然寫作是我的終極目標,現在追求‘牛奶面包’,是為了以后埋頭寫作時不必為衣食煩擾。”祁頌恩笑著調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