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做敢為又善做善成。”這是張海霞日常學習與生活的真實寫照。
張海霞,懷化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9級漢語言一班學生,2021—2022學年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
腳踏實地、行穩致遠、進而有為。在采訪時,張海霞為我們分享了一些關于國家勵志獎學金的申請過程和她自己的心得體會。“當時收到申請通知后,緊接著就是填寫申請表、上交申請表。雖然過程有些坎坷,但結果總是令人欣喜。在填寫申請表的時候我其實還是有些不敢相信,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我既然得到了這個機會,那一定要好好把握。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一定會多多參與校內各項活動,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進入大學之后,雖然要好好學習,但更要積極參加各項實踐活動,這種歷練是在書本中學不到的。”談及所獲榮譽時,張海霞表示遺憾,因為自己的社恐屬性而錯過了一些鍛煉能力的機會,同時也呼吁大家參加實踐活動,積累經驗,為以后的學習與生活打下基礎。
在采訪過程中張海霞表示在申請獎項時有一件事讓她難忘,“我記得那天收到通知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大概晚上十一點。聽到班長說讓我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的時候,我先是很驚訝,然后才是激動,更多的其實是我覺得自己的能力還不夠。當然,我覺得我們班班長也很負責,他在學習之余還要處理班上這些事情,并且盡力將消息通知到個人,幫助我填寫、檢查申請表,我很感動。”班長的幫助與鼓勵,讓她堅定了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的信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的成功與張海霞平時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和所有普通的大學生并沒有很大的區別。幾乎就是教學樓、食堂、宿舍三點一線。不過我從大一開始就每天會去圖書館報到,周六日也是在圖書館。當時并沒有什么明確的目標,更多的是對于期末考試的恐懼,以及害怕拿不到學校和專業要求的各類證書。我很感激我遇到的那群小伙伴,從大二開始我們每天上課坐前排,上課認真聽講,不管是小組作業還是實踐活動我們都一起認真完成,期末考試復習也會互相幫助。在準備教師資格證考試的那段日子,我們都會焦慮到晚上睡不著覺,但是好在最后我們都走過來了。當然,除了學習,我也會在沒有疫情的節假日和朋友出去娛樂放松,會在晚飯后抽出時間去運動場慢跑。因此,大學的學習和生活不能說完全放松,但也沒必要每天都過得像期末復習周,學習和娛樂其實是可以兼顧的。”至穩至真,迷茫時振作,至高至深,計劃向未來。學習與生活兼顧,認真與娛樂同行,是她取得優異成績的獨家秘笈。
足履實地,志存高遠。張海霞認為自己的成就和班級氛圍也是離不開的,對自己的清楚認知讓她的努力都有了方向。“我們班有很多優秀的同學,而我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個。如果說有什么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那應該是對自己的定位十分清晰,我是一個比較社恐的人,校內的各類活動我不太喜歡參加所以我只能認真學習,最開始的要求是不要掛科就好了,后面漸漸的會想要是能拿獎學金就好了,當真的評上獎學金之后我才覺得這個大學并沒有白讀,努力真的會有回報。所以我想說的是,不要妄自菲薄,在班級中也許并不起眼的你,只要付出了也會有收獲。”學習之外還有更豐富的世界,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相信相信的力量,無論我們做出什么樣的選擇,一定會開出好的結果。
張海霞表示在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后會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臨近畢業,她也將更多的重心放在了就業問題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她將會加倍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腳踏實地的努力不會白費,而是通過時間的沉淀,為我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