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求學路,唯有披星戴月,一步一步踏實地落下每一個腳步,才能踏上頂峰。不懈的堅持,才能書寫勵志的美麗人生。
譚曉玲,懷化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7級漢語言文學專業三班的學生,中共預備黨員。在少數民族預科教學部期間,曾擔任校團委辦公室委員和少數民族預科教學部班助。在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期間,曾擔任院學生分會辦公室委員。在校期間綜合成績兩次名列全年級第一,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年級前五。曾多次組織參與無償獻血、青年志愿者、影像藝術節、全校各院部聯誼和漢語言文化周等多項活動,榮獲三次國家勵志獎學金。
感恩良師,不忘益友
是什么使她如此優秀呢?譚曉玲首先提到了她的幾位恩師,其中張建老師的座右銘“主動、專注、持之以恒;善良、擔當、自強不息”是她成長路上的指向標。譚忠國、向彪等老師在學術上也給了譚曉玲很多的啟迪。其次她提到了在懷化學院遇到的學長學姐以及室友們,“是他們讓我意識到自己的優點,我也可以變得優秀。”這是她與學長學姐的交流中所獲得的感悟。她說她的寢室是學霸宿舍,她們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成功的背后是良師益友的陪伴,堅持不懈是他們之間默許的約定。
注重環境,獨立思考
除了身邊的良師益友,她自身獨特的學習方法也是她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譚曉玲分享道:“我個人比較喜歡在教室學習,游動地學習。這樣的方式就會給人新鮮感,如果長時間窩在一個地方的話,整天看到的風景就是一樣的,對你的復習和學習狀態沒有積極的幫助。但如果你一直交換,每次看到的風景都不同,你便會感覺到沒有那么疲憊。再者,對于不解的問題,我喜歡獨立思考,實在解決不了再詢問老師”。獨特的學習方法,獨立的思維方式,外有良師益友,內有獨立鉆研。這便是她優秀的秘訣。
勞逸結合,享受生活
她的學習和工作一絲不茍,她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在學習之余也會做做美食、搞搞運動。此外,制作服裝、旅游等等都是她的愛好。“我覺得做吃的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很享受的事,而且運動方面,不管是寒暑假還是在學校,我都會堅持。”她對運動的熱愛甚至到了在家時中午跑了步,晚上仍然會去跑,一天下來差不多跑十公里。如此自律的她,在緊張的時間里,依然能夠平衡好學習工作與愛好的矛盾。她享受著生活,熱愛著生活。她不只是老師同學眼中的優秀個人,更是家人朋友眼中的有血有肉的積極樂觀的女孩。
奉獻自我,成就自我
譚曉玲曾在的校團委辦公室及院學生分會辦公室均榮獲“優秀部門”稱號,個人多次榮獲懷化學院“優秀標兵”、“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志愿者”、懷化市茶藝技能“優秀茶藝師”等稱號。同時,她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實踐活動并獲得相關獎項。如湖南青馬“尋訪老兵”優秀實踐調查報告獎。她還參與過懷化市政府部門單位大合唱比賽表演、懷化市鶴峰管業表演、第四屆朗斯衛廚表演與歌手李行亮同臺演出、臺灣詩人鄭愁予見面會、疫情期間參與快遞輸送物品。2019年參與“兩岸同源,共敘中華情”演出。在采訪中她提到一次印象深刻的經歷,在與新華社記者師傅一同前往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半坡村做采訪,進村的路是泥路,加之嚴寒的天氣,車子中途爆胎,但到村里后親眼看見了擺著長長的桌子、幾百號人圍坐在一起的合攏宴,覺得苦盡甘來,這一趟走得值。
回首過往,一路星光
最后,譚曉玲給予學弟學妹們由衷的寄語:“就用《鋼鐵是怎么煉成的》里寫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希望學弟學妹們在大學里的四年都是充實的,而不是當畢業后回顧時才發現碌碌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