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夜晚,美麗的贛南師范大學校園里格外溫暖。贛南師范大學第八屆“南海奮進”獎學金頒獎典禮在學校聶耳劇場隆重舉行。頒獎典禮上,獎學金設立者、學校1980級校友肖志軍先生和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曾澤鑫為獲獎團隊和個人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學金。
學校第八屆“南海奮進”獎學金得主為:個人5人,團隊4個。獲獎的個人有:在河南鄭州舉行2016年全國田徑大獎賽中以11.91秒的速度奪得女子短跑100米項目冠軍、成為我國新科百米女飛人體育學院2015級運動訓練本科生陳華琳,音樂學院2014級研究生杜歡,化學化工學院2013級化學研究生程林秀,教育科學學院2013級教育學研究生王潤,文學院2013級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生黃琲等5人。獎學金獲獎團隊有:文學院對外漢語考研姊妹花、化工JM飛躍組合、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專利研發團隊、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卓越小分隊等4個。獎學金得主,每人(團隊)獎勵1萬元。
此時此景,與會者會情不自禁地“南海奮進”獎學金設立者和獎學金頒發一路走過的不平凡的歷程——
大學生活母校滴水之恩走向社會不忘感恩之情
1964年出生的肖志軍,江西省于都縣人。1980年考取贛南師范大學中文系。那個年代,國家對于師范大學生每個月都有一定額度的生活補貼。但對于家境不是很好的肖志軍來說,學校的開銷依然很大。此外,學校還有助學金名額,評選方法為個人申請加上班主任老師審核,助學金分為三等,每月補助額度分別為2元、3元、4元。當時,肖志軍申請了4元的助學金,而班主任也最終審核通過。“是母校在我那么困難的情況下幫助了我,這份恩情是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這一段經歷也為肖志軍日后回報母校埋下了伏筆。
1983年肖志軍畢業后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先后在于都縣盤古山鎢礦子弟中學(1983——1990年)、贛州有色冶金機械廠子弟學校(1990——1993年)任教。母校老師的言傳身教和自身的扎實教學功底使肖志軍在工作上得心應手。在任教贛州有色冶金機械廠子弟學校的3年期間,所在班級連續3年被評為校優秀班集體,畢業生中專以上升學率也在贛州有色金屬系統學校前三名!
雖然教師生活得心應手,但當時教師待遇普遍低下,肖志軍對于自身人生價值也有更高定位,有自己更高的夢想和追求。于是,他決定去外面闖一闖。
下海經商奮勇拼搏事業有成飲水思源
剛開始出來的闖的肖志軍第一選擇并非是下海。在盤古山任教時期,他通過函授的方式在海南函授學院學習新聞學專業,他的首選是成為一名記者。經過函授學院老師的介紹,肖志軍成功進入到《海南購物指南報》工作。短暫的記者生涯,肖志軍也做的很好,他把這些歸功于身邊人的幫助。工作不久后,便對新的職業充滿信心,后又轉入《海南特區報》。
一次偶然的機會,使肖志軍在1997年進入海南椰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一名銷售員;貞浧鹉嵌螘r光,至今讓他印象深刻。“開始的時候被偷、被搶、被騙不知道多少回,光單車就被偷了5部!”肖志軍坦言,雖然生活困難,但他從未動過報復別人的念頭。這些生活上的挫折沒有使他屈服,在他心里依然有一個優秀銷售員的夢想,他依然堅信可以在營銷市場取得成功。
一開始在海南跑市場,經常是一個人、一部單車。烈日炎炎下,他依然要奔波在推銷產品的路上累了就在路邊樹蔭下歇會兒,渴了就在路邊攤上買根甘蔗啃。就是憑著這么一股狠勁,肖志軍的業績突飛猛進。用他自己的話形容就是:集團的大會上,從倒數第一排坐到了順數第一排。改變的不僅僅是座位,更多的是公司對于其業績的肯定。他的銷售業績連續十幾年排名公司前三名,近三年更是排名第一!
2002年,肖志軍由于良好的業績表現,被公司派至江西贛州擔任海南椰島集團贛州分公司總經理。2005年,恰逢母校建校50周年之際,肖志軍向母校提出來想設立獎學金的意愿。隨后,相關工作有序開展,第一屆南海奮進獎學金于2008年10月19日首次頒發。談到設立南海奮進獎學金的緣由,肖志軍坦言:“是母校培養了我,現在我有這個能力了,就想盡力為母校做點事情。對于獲獎學生,我想在他們實現人生夢想的路上助力一把。
在肖志軍看來,母校雖然作為一所地方師范院校,但也有很多青年才俊,他們有很多不錯的想法,但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距離自己的夢想仍有一定距離,而他愿意做那個幫助他實現夢想的人。“我在海南事業上取得的成就也是得到很多人的幫助,因此我想讓他們離成功更近一點。”就是這樣質樸簡單的話語,使人們看到一位飲水思源、率真淳樸的大學莘莘學子肖志軍。
助學勵志不止感恩行善樂道
2014年初,由肖志軍自己獨立成立的海南自由島實業有限公司成立。對自己公司的成立,在他的理解里,比如,以前都是為別人打工,為別人賺錢,現在開始也要為自己打工,為自己賺錢。這是一種勵志。這種勵志夢想、精神,需要大力傳承、弘揚。在去年的獎學金頒獎儀式上,肖志軍做了篇名題為《我的夢·你的夢·我們的中國夢》的主題演講。講話中,他羅列了成功需要的因素:成功需要學習,成功需要實踐,成功需要機會,成功需要堅持……成功只屬于那些有所準備的人。在這些因素中,他認為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堅持。
肖志軍喜歡的一句話是:成功不在于你站得多高,而在于你處于人生低谷時能重新回到高點。這句話出自昔日的“煙草大王”,今日的“橙王”褚時健。如今,肖志軍也積極嘗試人生的轉型,選擇人生的第二次起步,因為他想換個領域再攀登一次。在談到如何看待優秀校友回報母校的行為時,肖志軍豁達地答道:“回報要量力而行,以自愿為第一原則;貓蟛辉诙嗌,心意是關鍵。
學校大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魏美春談到肖志軍設立獎學金一事,給與了很高的評價:“獎學金設立活動在我校的舉行產生了廣泛和積極的影響,肖志軍先生這種回報社會、感恩母校、激勵后學的行為在我們廣大同學中產生深遠和積極地影響,很多受助的學生表示要認真學習、積極進取,報答肖志軍先生,回報社會,回報母校。”獎學金獲得者,學校中國古代文學2010級研究生,后就讀于廈門大學博士研究生的盧蘭,對于肖志軍的幫助,十分感激。“肖師兄的幫助,使我們離自己的目標更近了一步。很感謝他為有夢的人設立了這么一個平臺,以后我也要盡我所能回報母校、感恩母校!”
對于獲獎學生,肖志軍希望他們不要感恩他的幫助,要感恩于共同的母校,另外也不要總是記得給了1萬塊錢給他們,而要牢記在人生前進的道路上前行不止,將來也能通過自己的方式回報母校。在錢財的舍與得之間,肖志軍顯得十分大度;在人生道路上的舍與得之間,肖志軍也顯得非常從容。正是這種寵辱不驚的氣魄才使得肖志軍在人生的道路上邁出穩健的腳步。
近兩年,肖志軍得知,學校正在大力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又對此給予了積極的關心與支持,并應邀成為學校首批創新創業導師。肖志軍經常抽空回到母校舉行專場報告會,與大學生座談,談人生、談理想、談創業。他的創業故事為在追夢途中迷茫焦躁的大學生指引方向,他的感恩情懷更令大學生們深受感染。今年5月,恰逢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大會召開,肖志軍又重返母校,為文學院捐贈價值5萬元的典藏書籍,希望大學生珍惜大學時光,多讀好書,從書中汲取更多的知識力量。
自2008年以來,“南海奮進”獎學金評選活動已連續舉行了8年,肖志軍共捐資80萬元人民幣,獎勵了優秀集體23個、優秀個人47人。肖志軍說,只要母校需要、自己有能力,他會一直將自己所做的事情做下去,激勵和幫助更多贛師學子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