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人并非為獲取而給予,給予本身即是無與倫比的歡樂,對人來說,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本期的主人公就是——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度青春榜樣“十佳甘于奉獻學生”,道橋與建筑學院鐵成道橋3201班—李碩,接下來讓我帶你走進他的故事吧。
李碩,男,漢族,2001年9月生,陜西省寶雞人,中共預備黨員,現擔任陜鐵院道橋與建筑學院團總支副書記、鐵成道橋3201班團支書、魯班智能建造學社社長。
竭盡所能敢為人先
滿載求知欲,步入鐵院門。他始終堅信征途漫漫唯有奮斗和奉獻。在開學初報到開始,他就開始盡心竭力地服務同學,從幫助同學準備開學以及軍訓所需物品到去到宿舍幫助同學整理內務,他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想讓同學們盡快地融入到這個陌生的環境中。上大一的時候班里有位同學跳健美操暈倒,他立刻放下手中自己的事沖到健美操的地方,將班里同學從六樓背到救護車上路上一遍遍地說“你有沒有好點,還有哪里不舒服”,并將同學送往渭南中心醫院就診,以及在之后的每天都提醒同學按時吃飯注意身體。
充實大一生活,提升自我能力。他很榮幸地擔任了班級的團支書,他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時刻謹記自己的身份。在做好團學工作的同時,積極為班級同學組織二課活動,貫徹落實“三會兩制一課”的基本制度。為了團會ppt每一頁內容的修改他總是忙碌到深夜,就是為了能讓同學得到更好的思想提升。他為了班級同學更好的發展,在班級組織了特色的“一對一幫扶活動”在后來的工作中,寫策劃、寫總結、籌劃活動,加班到深夜已經成為了他的習慣,因為他絕不允許把當天的任務拖到第二天。
踐行雷鋒精神,爭做時代新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在雷鋒月時候他組織班內大小六次志愿服務活動,為了活動的策劃與準備他反復推敲精益求精,為了讓每一位同學把雷鋒精神實實在在地烙印在同學心中。在疫情防控期間,他積極帶頭充當社區疫情志愿者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將奉獻精神牢記于心,踐行于身,與其他班委一起帶領班級取得五四紅旗團支部、先進連隊、優秀班級等六項榮譽。他對班級工作盡心盡力,本著為同學們服務的宗旨,盡自己所能做到最好。獲得了參與評選陜西省五四紅旗團支部、陜西省活力團支部、全國鐵路五四紅旗團支部的機會。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發揚團干精神,嚴謹務實工作。他就像螢火一般,有一分光,發一分熱,忠誠而踏實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2021年學院團學干部換屆中,踏實、認真、負責這是給認識他的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為老師和同學服務是他的信念,他本著這一信念,擔任了道橋與建筑學院第二屆團總支副書記。他事必躬親,在大一的學校生活中盡職盡責,不論是刮風下雨,只要是實訓基地有講解任務他都會及時做好接待領導、老師的工作,勤工助學崗位上的他一天從教學樓來回實訓基地十余次,從計劃到安排他從每一個細節出發落到實處。在歡送2020級學長學姐的工作中他一馬當先,認真處理從信息收集到智慧團建的每一項工作,從早到晚認真嚴謹地處理著每一位學長的信息,確保都能轉接成功;在2021年迎新工作中與老師協調迎新工作方案。從校門口、宿舍、文體中心處處都有他的身影,面對懵懂的新生他仿佛想起了一年前的自己,坐在檢錄處的他耐心解答新生的每一個問題,為新生做好檢錄工作,飯都顧不上吃的他沒有任何埋怨,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為新生做好服務,讓學弟學妹到這陌生環境中感受到學長們的關愛與溫暖。
擔負光榮使命,征途砥礪前行。他全程參與到道橋與建筑學院全省首批高校團建工作標桿院系驗收工作中去,協助老師完成力所能及的事,直至最后順利通過驗收。他帶領團學干部認真策劃組織陜鐵院第一屆紀念“一二九紅色運動”趣味運動會等活動,并創新舉辦道橋與建筑學院第一屆“弘揚雷鋒精神,傳頌時代之音”朗誦比賽、以及策劃組織與校易班聯合舉辦“寫氣質人生,揚祖國精華”愛國書法大賽等特色活動,在每一個活動完美舉辦的背后,都有他從早到晚地認真規劃,活動前直至活動的最后一秒他都不敢放松警惕生怕出一丁點的差錯,跑前跑后彩排、修改策劃、購買物資,他一忙起來總是常常錯過飯點,別的同學已經入睡,他還在思考活動的一些細節,活動各個環節哪里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在這一次次的實踐中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同時也是在這一次次的實踐中成長起來。
志愿服務奉獻社會
薪火相傳,志愿服務。他在行動。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和志愿活動中,在疫情肆虐期間,作為新時代青年,他積極參與到了當地的志愿者服務活動,在小區門口為大家測溫查看健康碼,以及在村子里面清掃街道,來減輕大家內心的恐慌。在學校疫情防控期間,每天為被隔離的兄弟班級送飯、清理垃圾,幫助學生做好心理疏導,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他卻一直堅持。
1655437274_468271.jpg
1655437274_670736.jpg
1655437274_461515.png
在2021年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的志愿服務活動中,他全身心地參與其中。進入當地鄉村,他為了不讓老人家那么辛苦,頂著炎炎烈日幫助當地年邁的老人干著力所能及的農活,這一干就是十幾天。為村子里的孤寡老人收拾新房,讓他們感覺到溫暖,他還深入每家每戶進行“鄉村振興”以及黨員問卷調查,了解這鄉村在現在生活發展下得到的改變,看著老人、小朋友們開心的笑容,他覺得,不論是“三九天”凜冽的寒風,還是在“三伏天”似火的驕陽,在這一刻都不怎么重要了。這一刻,他的心中只有無盡的幸福感。
8.png
優秀共青團干部稱號
學雷鋒先進個人稱號
新生軍訓先進個人稱號
優秀學生稱號
暑期“三下鄉”先進個人稱號
暑期“三下鄉”優秀社會實踐報告
暑期“三下鄉”優秀社會實踐團隊
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二等獎
第三屆校園馬拉松二等獎
團總支優秀干事稱號
書法篆刻活動二等獎
魯班智能建造學社先進個人稱號
《遠行杯》“書香校園共讀活動”成功參與獎
“學習百年黨史滋養校園精神”黨史知識競賽三等獎
憲法知識競賽二等獎...
“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是他最喜歡的一句話。哪里需要他,他就會出現在哪里,他總是沖在最前方,有人問過他這樣做,這樣拼到底是為了什么,他回答道:“我只是想我所在的集體變得更好,讓大家得到更多的榮譽,我只是在做我應該做的事情,我既然做就一定要把它做到最好”。他時刻踐行著“吃苦奉獻,拼搏爭先”的學校精神,時刻要求著自己做一個甘于奉獻樂于奉獻求真務實、心懷理想的有志青年。他堅信:只有努力減少別人的苦難,自己才會快樂。一個人的價值是別人從他奉獻的多少來判定的,將甘于奉獻的精神落實在行動上,那么他的人生就必定是有價值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一面鮮明的旗幟,在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榜樣是一座夜里的燈塔,指引我們航行的目標;榜樣也是一塊風中的向標,指引我們正確的道路。榜樣凝聚著力量,學習實踐榜樣精神,方能凝聚起民族復興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