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英大先生——化學家張從辛
張從辛(1906-1968),河南洛陽人,化學家。1924年8月至1930年6月在河南中山大學理學預科班學習,1930年畢業于河南中山大學化學系化學專業,并獲理學學士學位。 1930年8月至1935年7月在河南大學化學系擔任助教。1935年7月至1940年1月在河南洛陽等地先后做過中學化學課教員和中學校長。1940年2月至1945年7月在河南大學理學院擔任講師、副教授。1945年8月至1946年12月在蘭州西北農業?茖W校任化學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相繼在西北醫學院蘭州分院、蘭州大學化學系工作。1952年調入蘭州大學醫學院工作。1954年蘭州醫學院獨立建院后一直在蘭州醫學院工作,歷任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他曾于1948年8月至1950年7月兼任西北師范大學化學系教授。1951年8月至1952年7月兼任西北畜牧獸醫學院化學教授。
張從辛在蘭州醫學院工作期間,主要承擔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定性分析化學等課程的講授工作。解放前,在河南大學醫學院工作時,他編寫有定性分析化學和有機化學書稿。
張從辛學識精深,業務出色。在蘭州醫學院工作時,開始編寫分析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的講義,這些講義的重新編寫使他對長期以來的教學思想、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闡述,為之后在蘭州醫學院開展化學課程的教學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張從辛備課認真,學術思想深刻,講課精辟入理,教學成績突出。除教學以外,在科研工作中,張從辛傾心于有機化學、無機化學以及分析化學和有機藥物的研究。他曾用色譜分析、極譜分析方法來提取精致中藥的有效成分,并進一步研究其在生理上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張從辛積極參與教學和科研工作,并經常參與社會活動,擔任部分社會職務。1950年在蘭州大學擔任教授時,他參加中國教育工會及中蘇友好協會,并曾擔任蘭州醫學院工會委員會委員。1951年5月參加中國科學技術普及委員會,1951年重新登記加入中國化學會,并擔任蘭州分會常務理事。
張從辛的一生盡管輾轉流離、曲折頗多,但他始終以堅定的學術信念和勤懇的工作作風在教育事業中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時間:2023-03-17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萃英大先生——化學家張從辛
- 張從辛(1906-1968),河南洛陽人,化學家。1924年8月至1930年6月在河南中山大學理學預科班學習,1930年畢業于河南中山大學化學系化學
- 03-17
- 中印尼大學生體驗巴迪克創作
- 3月15日,印尼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與中國四川的西華大學藝術學院聯合舉辦“當印尼巴迪克藝術遇上中國傳統紋樣藝術”的傳統藝術工作坊活
- 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