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紅菊,女,現年40歲,中共黨員,荊楚理工學院化工與藥學院的一名教師。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詮釋了平凡中的不平凡。用她的話來講,就是上好每一堂課,帶好每個學生,做好每次服務,真正對得起“老師”這個稱號。多年來,她從個人思想、工作作風上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恪盡職守、竭誠奉獻、辛勤工作,為學校的教學、科研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優異成績。多次獲得荊楚理工學院“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最佳科研業績獎”等榮譽。
勤勤肯肯做工作
詹紅菊同志2004年2月碩士研究生畢業走上教師崗位。初上講臺,沒有什么教學經驗,她便主動向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請教,旁聽他們講課。每次上完課后,她都會深入到學生當中去,放下“教師”的架子,蹲下來與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聽課感受和接受知識的效果,解答他們遇到的困惑和問題,不僅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還及時了解到自己教學的不足之處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那一年班上的20多個畢業生,有4個考上研究生。自己已經是碩士畢業,但她仍感覺專業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在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擠時間學習備考,2010年順利考上武漢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并只用了3年半的時間就圓滿地完成了學業,拿到了博士學位,繼續回校任教。學院教師多,但課時不多,競爭比較激烈,老師們都愿意上那些相對簡單、熟悉的課程,而那些偏難偏冷的課程大都不愿帶,她卻迎難而上,從不推諉,也不埋怨,接手就干,這意味著她要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備課。
除了課堂教學,她每年還要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論文。2017年上學期共指導完成5個本科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其中4篇獲學院論文答辯“優秀”等次,1篇為“良好”。除此以外,她還鼓勵并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大二的學生楊文豪,譚玉祥,盧熊,李璐等組成的創新創業小組申報的項目(載鈷碳材料催化乙苯合成苯乙酮的研究)先是獲得校級立項,后被推薦到省里和國家獲得省級和國家級立項。在她的指導下,楊文豪參加由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組織的湖北省第十屆大學生化學(化工)學生創新成果報告會獲得“二等獎”的好成績,其表現出色,還被評為學校的“九淵計劃”學生。
刻苦鉆研出成績
詹紅菊同志在讀完博士回校后,一邊教學,一邊從事科研。學?蒲械鬃颖。α咳,但這沒有影響她做科研的熱情。她帶著幾個科研助理,每天授課之余都泡在實驗室。沒有設備,就自己動手裝,儀器出故障了,就自己修理。經常是白天忙著上課,晚上加班做實驗,別人下班時,正是她科研工作的開始。周末或者節假日里別人在休息,她卻在查文獻、設計實驗。正是這種刻苦鉆研的精神和對科研的熱情,她在科研方面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近年來,以第一作者或是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和核心期刊論文8篇,平均每年2-3篇,參與橫向合作項目“鹽酸哌泊索侖的研制”的分析檢測,榮獲2014-2015年荊門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現正主持的項目有3項,包括湖北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湖北省教育廳基金項目1項,藥物合成與優化湖北省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1項,2017年度完成校級科研項目1項和市級重點科技計劃項目1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一項,一項發明專利進入實審,一項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春風化雨育桃李
詹紅菊同志還擔任了2014級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的1,2(合)班的班主任。兩個班共50多人,且男生占絕大多數,管理任務重。但她用最真誠的心與學生交流,彼此建立信任,同學們也都很喜歡她這個班主任。
剛進大一的時候,學院組織班歌大賽,她積極組織并親自參與,臺下和同學們一起排練,臺上跟同學們一起表演。班上組織集體活動,她也會掏錢包贊助。同學們有誰生病了,她知道了總是會買點水果去看望。
2016年一個學生不小心陷入網貸,眼看著利滾利所欠數額越來越多,學生壓力越來越大,父親眼疾又需要做手術,實在還不上錢,她也是毫不猶豫地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6000元先墊付。正是這樣細致入微的付出,同學們都把她當知心朋友一樣對待。
去年,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1班榮獲“紅旗團支部”的稱號,班上的吳芳才同學組織的“荊楚理工學院芳才志愿服務隊”在團中央學校部“鏡頭中的三下鄉”活動中榮獲“活動優秀攝影獎”,并在湖北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獲得“優秀團隊”的稱號,吳芳才本人也被授予“優秀通訊員”的稱號。
全心全意搞服務
詹紅菊同志還是荊楚理工學院分析檢測中心的主任,主持分析測試中心的日常工作,中心的對內對外工作要全面負責,更她卻把自己當作一名分析檢測技術人員,直接參與了各項分析檢測服務。分析檢測中心的儀器設備多,分析檢測人員緊缺,可謂檢測任務繁重,事務冗雜。她經常忙得團團轉,一個人要做幾個人的事。初建檢測中心時,學校購買的分析檢測儀器同時到貨,每一臺儀器都要驗收,都要學習操作使用方法,她經常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來操作學習,最終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使檢測中心進入正常運行。由于缺人手,科研檢測項目常常需要趕進度,經常是帶頭加班做測試,為跟進項目合成人員的步伐,她經常加班到深夜。
詹紅菊踏實肯干的教學作風、刻苦鉆研的創新精神、服務群體的團隊觀念,傾入教學、科研的滿腔熱情,深深地影響著身邊的人,也受到領導和同事、群眾的充分肯定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