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激情国产,亚洲蜜桃视频,91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周哲海我與改革開放同齡

從內蒙古赤峰到首都北京,從普通助教到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副院長,讓我們一起聽聽這位改革開放的同齡人對歷史和自身成長的理解和感悟。
回憶童年生活,回顧發展之路

朱堃:首先感謝您能接受我們的采訪。請您介紹一下您的基本情況,您的家鄉籍貫在哪里?

周哲海:我的家鄉是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我一直在那生活,直到18歲上大學才來到了北京。

朱堃:那您對您家鄉的感情一定很深!作為一個1978年生人和改革開放同齡的老師,請講講您對改革開放之初的童年生活有什么深刻的記憶。

周哲海:我最早的童年記憶可以到80年初,當時我3、4歲,與父母一起生活在農村。當時的生活條件很艱苦,沒有現在物質這么豐富,尤其是到了冬天,就只有蘿卜,土豆,大白菜這些食物。當時能吃飽飯就是幸福,冬天能有暖衣服穿就很幸福。那時一年中最高興的就是過年,因為有好吃的,還有新衣服穿。

朱堃:您的這些獨特體驗是我們這代人所沒有的。除了吃穿,您從小到大的娛樂方式有什么變化嗎?

周哲海:我先聽聽你們的娛樂方式,看看咱們有什么不一樣?

朱堃:我們主要通過互聯網進行娛樂,比如看視頻,打游戲,諸如此類。

周哲海:我小時候都不知道什么叫互聯網,當時最多的就是和小伙伴們聚在一起玩耍,捉迷藏、藏貓貓,偶爾能聽聽收音機就是很好了。之后才開始有了電視,有了錄音機,直到上大學我才第一次見到了walkman。再后來有了手機,現在有了掌上電腦、iphone,等等,這些都是改革開放,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新事物。物質豐富了,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精神文化生活也豐富了。

王思晨:您說的這些特別能體現出中國這40年的變化。那您認為,您的家鄉變化最大的方面是什么?

周哲海:我覺得是交通和教育這兩方面吧。在交通方面,我18歲來北京的時候要坐9個小時的綠皮火車,而現在京沈線馬上就要開通了,開通之后從赤峰到北京就只要2個小時。教育方面更是大,原來在我家鄉生活的孩子們受教育水平低,很多學生上完小學就不再念書了。但是自從九年義務教育普及后,我們那的本科率和專科率大概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左右。這些變化是可喜的。

分享大學經歷,解密與學校的初遇

朱堃:了解了您的家鄉與童年生活后,您愿意再給我們講講您的大學生活?您是什么時候上的大學?讀的什么專業?

周哲海:我是于1996年開始在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攻讀的本科、碩士和博士學位,我本科學的專業是精密儀器,就是現在的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王思晨:能否講講在清華讀書時屬于您這代人的共同記憶?

周哲海:當時大學生的生活還不是很富裕,娛樂方式也沒那么多,所以大家就要努力創造一些娛樂來,或者說“找樂”,所以班級和系里經常組織各種有趣的集體活動,比如出去登山,各種聚餐,各種比賽等等。同學們在一起玩耍的時間很多,彼此也培育了非常深厚的友誼。很多年過去后,這份友誼還是像當初那樣純潔、深厚。現在大家聚到一起,還會想起以前一起玩耍的很多快樂時光。這點也許比你們好點,現在互聯網和電子產品太發達,很多年輕人只顧著虛擬世界而忽略了現實生活中和同學的溝通與相處了。我覺得在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要忽略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朱堃:您是什么時候來學校的,為什么選擇信息科大?

周哲海:我是2004年來到學校工作的,當時從清華大學碩士畢業,碩士的專業是光學工程。我喜歡做老師,畢業后就想找個大學工作,當時正好我們學校要建一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的本科專業,這個和我的專業很對口,我覺得到這里工作會很有用武之地,所以就選擇到信息科大來工作了,這一晃也有14年的時間了。

王思晨:那您算得上是咱們學校學院的老人了。您現在主要教哪些課程?

周哲海:“老人”也不敢說,只是參與了一些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工作。我現在主要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幾個方面的工作。具體來說,工作內容包括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課,講授光學類的基礎課程,如物理光學、工程光學基礎等;指導本科生的各種獨立實踐環節,包括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項目;指導研究生從事課題研究;自己還從事生物醫學檢測及儀器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從2017年6月開始擔任學院副院長的工作,主管本科教學。

不論何時何地,都不停止前行的腳步

王思晨:您在2007年毅然決然地重返清華讀博士,我們都知道讀在職博士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可是您卻不怕改變,勇于改變,主動選擇回到清華來提升自己的學識。您覺得這是不是改革開放給您帶來的一種影響,一種不懼改變,勇于改變的精神?

周哲海:當然,在改革開放的40年里,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如果不改變,不進步,就會被社會淘汰。尤其是在科研領域,競爭更是激烈,要時刻接觸到最新的專業知識。這是改革開放帶來的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鼓勵大家勇于改變。

朱堃:工作多年,有沒有自豪的事情?對學校未來發展有什么期待?

周哲海:14年的時間,伴隨著信息科大的發展,我自己也成長了很多,做了很多教學、科研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學到了很多的東西。現在覺得最值得我自豪的是,自己參與了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這個專業的建設,現在這個專業改為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建一個新專業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要起草專業培養方案,要制定課程體系,起草課程教學大綱,實驗教學大綱,購置實驗設備,等等。現在這個專業建設的不錯,自己當年的付出沒有白費,我感到很欣慰。而且這個專業2017年又被教育部認定為新工科專業,現在還在準備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很有發展潛力,所以我更有信心了。

站在一個更大的層面思考學校的發展。我覺得未來機遇與挑戰并存。目前,新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蓬勃發展,給很多行業,包括教育都帶了很大的影響,教育的模式和理念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國家對教育,特別是本科生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出了很多新的舉措。當前,我們學校正順勢而為,迎難而上,加快推進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學校“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建設信息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的“三步走”發展路徑。我們將在2020年基本建成新校區、全力爭取博士點突破、持續加強高水平隊伍建設。這些都令人鼓舞和期待。總之,學校的發展需要大家同心同德、共同努力、艱苦奮斗。

朱堃:的確如此,最后請您談談伴隨改革開放,伴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作為教師的責任和使命有哪些?自己將如何做?

周哲海:新的時代呼喚新的使命和擔當,對于大學教師來說也是如此。一方面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己,德才兼備,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大學老師還要將個人的發展和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系起來,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全身心的投入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各項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績。對于我個人,我想還是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出發,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學院和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時間:2023-01-11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周哲海我與改革開放同齡
  • 周哲海我與改革開放同齡
  • 從內蒙古赤峰到首都北京,從普通助教到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副院長,讓我們一起聽聽這位改革開放的同齡人對歷史和自
  • 01-11
  • 王久和鄉村電工高考圓夢
  • 王教授您好,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作為恢復高考后首批大學生,您能否介紹一下高考前您正在從事什么工作?自己當時的學習狀態如何?
  • 01-11
  • 葛新權從知青到學者
  • 葛新權從知青到學者
  • 侯亞南:葛教授您好,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作為恢復高考后第一屆參加考試的歷史見證者,您能否根據自己的經歷介紹下1977年恢復高考時
  • 01-10
  • 許寶杰請接過新時代的接力棒
  • 許永紅身處前沿,方得盛景
  • 許永紅同學是信息科大機電工程學院研1601班車輛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師從車輛工程系童亮教授,主要從事車用內燃機余熱回收及利用方面
  • 01-10
  • 楊莉用愛育人 因愛堅守
  • 楊莉用愛育人 因愛堅守
  • 時光就這樣慢慢地、悄悄地流轉,心里默默算算,從走上講臺至今,不知不覺間已二十余載,記不清教過幾個班、帶過多少學生了。
  • 01-10
  • 王燈山80后教授的學術夢想
  • 再見王燈山是在樹人班去嘉興社會實踐的火車上,也許人不熟悉的原因,他靠窗而坐凝望車外的風景,仿佛車內的喧囂并不存在。
  • 01-10
投稿流程投稿須知常見問題積分充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顺县| 竹溪县| 皋兰县| 拜泉县| 阿坝县| 孟村| 华安县| 福安市| 砚山县| 石泉县| 咸丰县| 桐柏县| 桦甸市| 永寿县| 仙居县| 梓潼县| 威海市| 江孜县| 休宁县| 雷州市| 专栏| 嘉兴市| 清远市| 江孜县| 泾川县| 金平| 连城县| 凌海市| 富锦市| 垦利县| 郸城县| 资溪县| 什邡市| 涡阳县| 若尔盖县| 望城县| 邯郸市| 合水县| 绍兴县| 广元市|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