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激情国产,亚洲蜜桃视频,91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王久和鄉村電工高考圓夢

楊行舟:王教授您好,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作為恢復高考后首批大學生,您能否介紹一下高考前您正在從事什么工作?自己當時的學習狀態如何?

王久和:我是吉林省松原人,高考前是鄉村電工,主要工作是低壓電網、電氣設備安裝與維護。高中時成績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五狀態,1975年7月高中畢業還鄉,當了鄉村電工,直至1978年3月。

楊行舟:什么樣的動力促使您報考?對于考大學與參加工作有沒有過糾結和思考,有沒有印象深刻的事情?

王久和:當時我們是恢復高考第一批大學生,大家也都想找機會學習,當時有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就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印象最深的就是當時高中老師特別支持我學習和考大學。

楊行舟:當年是如何復習備考的?復習中有沒有什么難忘的事情?

王久和:那時候我有時間就是看書做題,剛恢復高考,沒有復習資料,高中最后一年學的又與高考無關,誰也不知道高考會考什么,所以我當時的做題量特別大。我記得當時有些人不是很理解我考大學,因為在那時鄉村電工也是不錯的工作,但是幸運的是我父母非常支持我。

楊行舟:如何得知自己考上大學的,考上了什么大學,當時心情如何?

王久和:記得好像是1978年2月末的一天,當時我正在檢修電機起動器,郵遞員找到我說有我的信,打開信后得知是大學錄取通知書,知道自己被阜新礦業學院(現在的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電氣化專業錄取。當時我們大隊有40多人參加了高考,只有我一人考上了。當時我和家人都特別高興,朋友們也為我高興。

珍惜機會努力學習

楊行舟:當年是怎么來上大學的?還記得離家時的情景和第一次上大學時的情景嗎?

王久和:當時是大隊長騎著自行車送我到長途客運站點,乘長途客運車到火車站,再乘綠皮火車去上的大學,歷時24個小時(含轉車、等車)。當時接新生入學的接站車是解放牌卡車,學校迎新橫幅是“歡迎您跨入高級工程師的搖籃”。

楊行舟:您和當時的大學生課余都有些什么娛樂活動?大學里有沒有印象深刻的事情?

王久和:當時大學生課余活動很簡單,沒有現在這么多娛樂設施,最多也就是打打籃球、排球。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早晨的起床號,起床洗漱后就到教室學英語或做習題,學習氛圍特別好。

楊行舟:如果沒有高考,沒有改革開放,估計現在是在做什么?

王久和:如果沒有高考,沒有改革開放,我可能現在還在做鄉村電工,可能做低壓電氣設備的修配工作或成立機電設備維修公司。高考改變了我們這一代的人生,使我們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見證發展期待未來

楊行舟:您什么時候來學校工作,參與了學校建設發展過程中哪方面的工作?

王久和:可以說我們這一代是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經歷了很多很多,也歷練了很多。我是2003年2月調入原北京信息工程學院信息與通信系工作的,F在主要從事電子信息、控制及電氣工程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參與了學校的學科與研究生教育“十二五”子規劃起草與執行工作、學科與研究生教育“十三五”子規劃起草與執行工作。從教學上說,曾獲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精品課及高等教育教學名師;從科研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從管理工作上,和相關部門及領導一道,完成了“2018-2020年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工作。

楊行舟:談談近三年學校在“五個環境建設”的引領下,自己所在學科領域的科研、人才培養的變化和發展,能否談談您對學校建設發展的期待。

王久和:回首40年,無論從思想、人文、科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我上大學時用帶的是電工計算尺和坐標紙,現在的大學生帶的是筆記本電腦等;當今的許許多多當時是想不到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的思維方式、工作模式、教學科研能力也在不斷的變化,力爭適應社會、科技快速發展。

我現在從事學科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即將要退出研究生常務副院長崗位,繼續我的科研與研究生培養工作。我校研究生教育已有30多年的歷史,一級學科14個,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層次技術人才。近三年學校在“五個環境建設”的引領下,突出學科信息特色,培育了3個學科群,確立了4個沖擊博士學位授權點學科,完成了北京市“2018~2020年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工作,為我校2020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信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明天會更好。我希望能在退休之后繼續為學校學科發展尤其是沖擊博士學位授權點做出自己的貢獻。

楊行舟:您對2018級的大學生有什么樣的期待?

王久和:當前全國和北京市教育大會相繼召開,對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天職。現在的年輕人思想活躍,有朝氣,是祖國的未來。期待2018級的大學生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要腳踏實地,學會相互包容,學好基礎和專業知識,為成為優秀的祖國建設者奠定基礎。

采訪手記

雖然沒有機會親歷恢復高考后那段令人難忘的歲月,但聽到了王老師的分享,我的眼前仿佛展現了一幅歲月的畫卷。40載光陰荏苒,歲月將一段段轟轟烈烈的往事定格成一幕幕集體的記憶,歷久彌新。如王教授這樣的恢復高考后第一批大學生,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重要參與者,用青春和雙手書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00后”,我們需要從他們的經歷中汲取力量,不斷奮發向上,堅定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無愧于時代美好與偉大。
時間:2023-01-11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王久和鄉村電工高考圓夢
  • 王教授您好,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作為恢復高考后首批大學生,您能否介紹一下高考前您正在從事什么工作?自己當時的學習狀態如何?
  • 01-11
  • 葛新權從知青到學者
  • 葛新權從知青到學者
  • 侯亞南:葛教授您好,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作為恢復高考后第一屆參加考試的歷史見證者,您能否根據自己的經歷介紹下1977年恢復高考時
  • 01-10
  • 許寶杰請接過新時代的接力棒
  • 許寶杰請接過新時代的接力棒
  • 我的家鄉在甘肅蘭州,1977年元月份,我高中畢業,因為我的兩個姐姐已經插隊下鄉了,按照政策,我不用插隊。
  • 01-10
  • 許永紅身處前沿,方得盛景
  • 許永紅同學是信息科大機電工程學院研1601班車輛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師從車輛工程系童亮教授,主要從事車用內燃機余熱回收及利用方面
  • 01-10
  • 楊莉用愛育人 因愛堅守
  • 楊莉用愛育人 因愛堅守
  • 時光就這樣慢慢地、悄悄地流轉,心里默默算算,從走上講臺至今,不知不覺間已二十余載,記不清教過幾個班、帶過多少學生了。
  • 01-10
  • 王燈山80后教授的學術夢想
  • 再見王燈山是在樹人班去嘉興社會實踐的火車上,也許人不熟悉的原因,他靠窗而坐凝望車外的風景,仿佛車內的喧囂并不存在。
  • 01-10
  • 張子豪把自己喜歡的事做到極致
投稿流程投稿須知常見問題積分充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宁阳县| 涿鹿县| 清新县| 麻栗坡县| 八宿县| 安化县| 阿图什市| 金沙县| 凤阳县| 平谷区| 和田县| 玉山县| 调兵山市| 建水县| 永丰县| 黄陵县| 绥滨县| 荥经县| 万全县| 大港区| 农安县| 怀宁县| 通榆县| 黄浦区| 西畴县| 广宗县| 崇明县| 健康| 南和县| 饶平县| 五大连池市| 碌曲县| 祥云县| 天门市| 威海市| 丹凤县| 广昌县| 海盐县| 武川县|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