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信息科大捷能車隊隊長,積極投身科技創新,獲得多項獎學金……大學四年,機電工程學院機械1201班李錚同學收獲滿滿。2016年的夏天,中國航天研究所向李錚拋出了橄欖枝。言談舉止之間,李錚透露出滿滿的自信與對未來的希冀……
因輪胎走上創新路途
2013年寒假的一天,李錚家的小汽車輪胎突然出現了故障,李錚和父親便動手換輪胎。李錚注意到,輪胎上的螺絲構造復雜,輕易無法擰動,裝卸過程十分麻煩。卸輪胎對于兩個大男人尚且如此困難,那些力氣較小的女生就更不用說了。李錚突然有了新的靈感:為了省力,可不可以研發一個多功能扳手呢?當時李錚正在讀大一,為了驗證自己想法的可行性,他立即開始著手查閱相關文獻。經過查證,他發現當時國內外還沒有相關研究,也沒有人申報此項專利,自己的想法具備一定可行性。
寒假結束一返校,李錚便和同學聊起自己的想法,同學們紛紛表示支持。李錚將這個想法告訴了自己的專業課老師高宏,高老師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勵。然而在多功能扳手的科研路上,挫折總是不間斷的。作為大一新生,由于各種專業知識還沒有在腦海里系統構建起來,李錚在科研過程中沒少遇到困難。有一次在選擇購買標準件時,缺乏經驗的他不知道如何選擇合適型號,導致買到了錯誤的齒輪,耽誤了研究。在后來的學習與研發中,李錚更加嚴謹地對待所學的知識,并從每一次的失誤中汲取經驗與教訓。他知道,在實踐中一個數字的錯誤,就可能導致整個實驗的失敗。
經過多次實驗,李錚和他的老師最終在模擬車輛輪胎的螺栓分布進行的實驗中,驗證了產品的可行性。多頭同時進行車輛輪胎的卸載,不僅可以大大提高裝卸輪胎的效率,還可以使輪胎上的每顆螺栓在擰緊的過程中受力均勻,尤其是針對大貨車在重載情況下的受力有好處。最終,多功能扳手這項科技創新成果成功申請到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兩項。
捷能車隊的無悔歲月
申請專利成功后,李錚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大一時期,李錚就參加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捷能車隊。這個車隊是信息科大學生科技創新的一支勁旅,曾經4次獲得本田中國節能競技大賽最佳技術獎,還曾獲得最佳設計獎和大學大專組節油第二名的好成績。大二時期,因為熱愛科技創新,李錚被指定為下一屆車隊隊長。雖說李錚已經有不少科技創新和學生社團管理經驗,但是面對捷能車隊隊長這一重任,他還是有些壓力:“如明珠光輝在前,光華耀眼,誰在這個職務上都有壓力。但是這確實是難得的鍛煉機會,感謝老師給予我充分的信任。”
李錚暗下決心,要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再創捷能車隊佳績。暑假期間,李錚還在帶領著車隊繼續研究。加工廠距離學校十分遙遠,去一次需要坐很長時間的公交車,還要步行很久。北京的夏天十分炎熱,每一次來回大家都是滿頭大汗。捷能車隊的日常工作十分辛苦,當車隊里有人想要退縮的時候,李錚就會發揮隊長的作用,不斷激勵隊友攜手共同前進。無數個凌晨十二點,當教室、宿舍樓都熄燈后,小營校區一角的車間里還亮著燈光。在那里,捷能車隊的隊員們正在一遍又一遍的測試和討論,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這里留給我的記憶太多了。”李崢說。每次比賽前,車隊里的隊友們都會連著兩天通宵工作,充分準備好車子和該帶的工具。連續幾天的熬夜讓隊員們深感疲憊,但是大家的心情卻是十分溫暖,沒有一個人抱怨。每一位隊員都深深明白,車隊是一個團隊。技術的鉆研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當研發遇到瓶頸時,車隊隊員便開會進行積極討論,氣氛非常和諧。
實驗的過程并不總是一帆風順。有一次設計出現了問題,加工的零件沒法用到機器上。等李錚發現時,比賽馬上就要開始,隊員們都十分著急。李錚組織大家迅速分好小組,討論出處置方案,通過建模迅速做出模型后,立馬送到加工廠進行加工,最終在比賽前拿到了精確的零件,有驚無險。還有一次比賽前,在操場試車的最后階段,車子撞到了操場旁邊的護欄上,撞壞了車殼。這時距離比賽只有幾天,去工廠修理肯定來不及。李錚組織大家找來木板、502膠水等其他材料,一起動手把車殼一點點拼好。每一次在賽場上獲得成功,李錚都覺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學習生活不耽誤
李崢在承擔科研工作的同時,還擔任機械1201班班長一職。李崢認為,做學生工作并不要盲目地追求轟轟烈烈的活動,而是要從那些關系到同學們學習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讓同學們在大學的集體生活中感受到舒適。作為一名學生干部,他從每個同學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真正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讓同學們可以真正的相信他,信服他。
終日忙于捷能車隊和各種學生工作的李錚,并沒有耽誤學習。大學期間,李錚榮獲(學校)二等獎學金一次,三等獎學金兩次,科技創新獎學金一次,社會貢獻獎學金一次,并且被評選為2013—2014學年度北京市“三好學生”。李錚說:“我喜歡車隊,我喜歡學生工作,當然我也不能落下學習。我必須給自己做了一個規劃,并努力實現他。”李錚一上大學就給自己定了三個必須實現的目標:學習成績必須保持好;多動手實踐、多操作;加入中國共產黨。目前,李錚的這三個目標都已經實現了。他還收到了中國航天研究所的入職邀請,踏上新的人生征程。
不是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凌晨十二點車間閃爍的燈光,伴隨著李錚努力求索的大學青春歲月,也必將帶給他一個無悔而燦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