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我面前的這位學姐,黑色的大衣襯托出她干練的氣質,星星裝飾的圍巾又讓她不失少女情懷,言談舉止散發著迷人的優雅,愛笑的她總會給人以親切。她就是第二屆校長獎學金獲得者信息安全專業1202班的余果。
提到余果,大家對她的印象就是“女神”。她不光人長得美,還是信息管理學院團總支副書記、行健武術協會會長、信安1202班的班長。不僅如此,她還參加過不少比賽:“新星杯”、“創新杯”、“全國第九屆應用水平大賽”、“全國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競賽”等。新一屆“創新杯”即將開始,想知道女神當年是如何取得優異成績的嗎?想知道她在清華研究室里的事嗎?想知道她小時候的故事嗎?想看朋友眼中的她嗎?呵呵,女神如是說……
“創新杯”的那點兒事
“熱情、耐心、信心”余果上來就說了這六個字,她認為這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而就“創新杯”而言,余果認為心態是放在首位的,不要因為一遇到困難就放棄,或者找不到結局方法就自暴自棄,認為自己不行,干一行就要愛一行,就要堅持到底。其次,創新要有自己的想法、點子。而想法、點子要如何獲得呢?余果認為創新就是從身邊的點點滴滴來發現的,要留心觀察、認真思考。不要把創新想的很難,認真挖掘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很多想法都可以成為我們創新的點子。
有了好的想法,就要組建團隊,在團隊里,每個人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也要各有所長,互相彌補短板。余果說:“前期準備工作很重要,‘創新杯’的要求要比‘新星杯’的高很多,最后的實踐也很重要,所以在組建團隊的時候要把實踐放在首位去考慮,比如實踐需要什么人,那我們的團隊里就要有這個人。”團隊的含義就是互相幫助,讓自己所擅長的“技能”有施展的舞臺,發揮出團隊的精神,中國有句古話“眾人拾柴火焰高”說的就是團隊合作的道理。
有創新點子、也組建了團隊,剩下的事情就是制定目標并風雨兼程。最后的總結也是重中之重,在“創新杯”中,表達和最后的報告很重要,所以答辯也要認真準備。
余果認為在她所有創新類型比賽中,最成功的一次是跟自己專業有關的創新項目:“所以我們也要做到學有所用,把自己學到的知識用在創新中,你會體驗到不一樣的成就。”
清華研究室里碰撞火花
余果的畢業設計由學校篩選并推薦至清華java實驗室完成。在清華java實驗室里,余果每天從九點一直待到晚上八點半左右。在這里,她首先要完成自己的畢業設計,然后要進一步學習,包括科研能力、為人處事、同時也跟老師一起做研究等。
目前,余果在研究一個叫“秘密共享”的科研項目。什么是秘密共享呢,其實就是將秘密以適當的方式拆分,拆分后的每一個份額由不同的參與者管理,單個參與者無法恢復秘密信息,只有若干個參與者一同協作才能恢復秘密消息。比如把秘密分給十一個人,其中至少要七個人同意才能恢復秘密,少于七個人則不能。這也是最簡單的“秘密分發”。余果說這可以用在公司的運行上,比如:一個公司的秘密要分給總裁、主管和經理,職位的高低也意味著他們分到的秘密數量的不同,總裁分到的秘密一定要比經理多,而恢復的時候可以通過兩個總裁或者五個經理的同意才能恢復,這就是“社會網”的需求。余果也對自己的科研項目做了各種調整。比如當一個公司要是總裁換人了或者多了一個總裁時怎么辦?“秘密共享”又該如何分配?這些都是余果正在認真思考的問題。
猶記少年時光
除了包攬各類獎項,余果學姐還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手風琴,鋼琴八級等。讓人不禁會想到,學姐小的時候是否也有被父母“逼迫”學習的日子。耐不住好奇,我們進行了采訪詢問,但是學姐的回答卻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從小就是被放養長大的,雖然媽媽是老師,但是對我也沒有什么過多的管束,我的童年生活很幸福,很快樂!”從小學習手風琴,后來在小學的時候改學鋼琴,考到了業余八級的水平。此時,不禁感嘆學姐的努力與付出,不過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可以有八級的水平,是實屬難得的。學姐把這歸功于小時候學習手風琴有一定的音樂基礎。不受控制的童年時光,想必一定令很多人驚訝!若不是對學姐進行了采訪,也許大家都會覺得余果學姐必定是從小就被家長嚴格督促長大的吧!
朋友眼中的她
我們還非常幸運地采訪到了余果學姐的好朋友劉瑞元。作為余果學姐四年的好朋友,她讓我們了解到學姐的另一面。余果作為班長,照顧同學,顧及每一個同學的情緒,關心同學們的大事小事。劉瑞元學姐說:“天冷了,她就會提醒同學們多穿外套,注意防寒;臨近考試,她特別認真的幫同學們劃重點,標出重點題目類型;學校舉辦活動,她也細心安排,做好規劃,真的是特別認真負責,做事情考慮的特別周全。”劉瑞元學姐還說:“余果真的是比同齡人感覺都要成熟一些,特別清楚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清楚自己的目標,對所有事情都提前做好規劃。朋友有什么事也都愿意和她說,朋友有困難解決不了的時候都會找她來幫忙。生活中的她,真的是一位可親可敬可愛的大姐姐。”
這就是我們的“女神”學姐余果,從不為自己的人生設定任何界限,卻始終勇于探索未知的自己,并努力讓自己成為夢想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