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我面前的這個男生舉手投足間盡顯風趣,一件黑白相間的運動上衣,一雙靈動的雙眸,一副黑框眼鏡,微揚的嘴角透露著青春和陽光的氣息。在接受采訪時,說話有條不紊,愛笑的他給人的感覺幽默而自信。他就是第二屆校長獎學金獲得者之一——商務英語專業1301班的永權。
從大一的青澀懵懂到今日的成熟蛻變,從校英語競賽冠軍、外研社杯英語寫作比賽冠軍到學校C語言基本技能比賽特等獎,永權一直在堅持不懈地努力完善自己。在班里,身為學習委員的他經常在學習上幫助同學們,大家也逐漸對他產生一種依賴感,加上他的年齡比身邊的同學都大,所以同學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權哥”。
權哥在英語學習方面是個牛人。據我們了解,他在校期間參加過大大小小近20項與英語相關的競賽,幾乎每次比賽都能獲得令人艷羨的好成績。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參加外國語學院首屆英文雜志設計制作大賽,在比賽中,他們組獲得多個獎項。參加比賽時他大三,那時課業很重,同時他還要完成學院和班級交給的各項工作,在學習和事務繁重的情況下,權哥仍然力求將參賽的英文雜志做到極致,力求完美。“既然參加了,就要把它做好。”他認真地說。
參賽雜志的靈感來自于TheNewYorker(《紐約人》)。當時,權哥覺得校園里也應該有一個屬于信息科大人的英語雜志,于是他決定設計制作紙質版雜志TheBISTUer。權哥說,他自己是一個有點小完美主義傾向的人。為了讓雜志更完美地展現出學生們的校園生活,權哥特意去采訪各社團組織,并進行實地調查。其中有一篇關于“行健武術協會”的文章,在撰寫的過程中,權哥特別聯系到該協會的胡炬老師,與胡老師深入交流太極拳的精髓,并梳理整篇文章構架,一同推敲太極拳和八卦掌的各項英文用詞等。期間往來郵件十多封,這篇文章也日臻完善。
設計制作和寫文章都是精益求精的活。為了保證稿件的嚴謹性,每篇稿件他少則審讀近10遍,多的要看幾十遍才能定下來。不少已經寫得很好的文章,權哥也都會反復修改,斟酌冠詞、大小寫等細節,力求做得更好。追求完美的權哥有時僅僅為了加一個字母“s”就將原圖推倒重來。和權哥一同設計雜志的還有英語翻譯1303班的曹夢媛和劉琳,她們說:“他呀,過于追求完美了!有時候吧,感覺一個很小的問題,大家做得都挺晚了就通過唄!可他不行,非要較真。和他一起干活會辛苦一些,但是做出來的東西的確很好!”權哥略帶調侃地說:“我愛摳細節,是個標準的處女座,有時候看到一點小問題就會渾身不自在!”
一共32頁的英文雜志,從文字、圖片到封面和封底的整體設計全部都是原創。辛勤的付出最終獲得了回報,這本英文雜志獲得了設計大賽一等獎,同時也獲得了最佳美術獎和最佳原創獎。權哥自豪地說:“這是第一本以信息科大人為主題的英文雜志。”
追求完美和做事精益求精的習慣也影響到他的學習。大一時候,英語發音對權哥而言是件很頭疼的事兒,他笑著回憶道:“大一語音課的時候我有很多重要的音素都發不對,為此我經常去找教語音課的王朝暉老師請教。”為了練好口型和舌位,讓自己的發音標準,權哥翻看了十多本不同類型的口語書,有時候就連走路也不忘練著發音。正是憑借這股精益求精的勁兒,權哥的發音越來越好。在他大三教學實習的時候,系主任方元老師聽了永權的口語,驚訝之余夸贊道:“你英語的每個音都發的非常標準,簡直可以和電子詞典里的示范發音相媲美了。”
權哥的綜合成績在學院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大二整年必修課績點達到4.07,這個成績讓大多數人都心生向往,權哥慷慨大方地將自己的錦囊相送。他說,之所以能在忙碌于各項活動中還保持著不錯的學習成績,重要的就是制定以及時間管理。權哥將學習比作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在學習每門課程之初就根據自身能力和繁忙程度預估了學習難度、學習時間,并且以此而制定了學習策略。在他看來有針對性高效率地學習尤為重要的,在這個基礎上再有一定的時間投入,便能事半功倍。永權的一位親密朋友說:“他是一個時間觀念很強的人,對自己要去做的事情也有很清晰的目標,但有時也有點兒自戀和小傲嬌。”
生活中的權哥也是一個十足“完美”癖。對于看過的每一本書,他都盡量保持其整潔如新。翻書的時候很是注意,動作盡量輕柔,生怕弄壞了它,他說:“我挺受不了有些人翻書特狠,我的書幾乎都沒有折頁,除非是二手的書。”在書上作筆記,權哥都是用鉛筆寫的,哪怕有些內容他永遠都不會擦掉。以前權哥用Win8操作系統時,從不改變電腦開始菜單中圖標的默認位置,他覺得位置變了就不完美了。有一次,他不小心移動了一個圖標,受到“強迫癥”驅使的他就參考網上圖片,還原了默認圖標的位置。有時候就連他身邊朋友也難以理解他的種種小“怪癖”。或許正是權哥認真對待生活的態度,才讓他在今日看來如此優秀。
盡管權哥已經如此出色,但他認為自己在很多事情上還能做得更好。他目前正在做與二語習得相關的研究,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保研。我們相信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夠追尋到自己更高更遠的夢想,遇到更加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