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睿夢在遠方 路在腳下
從緊張的高中時代走進大學的殿堂,沒有了老師的天天督促,沒有了家長的日日囑咐,一些同學便因此而偏離了航向。但在校園里,就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優秀的同學,他們依舊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優秀是一種習慣”,他們就是養成了這種習慣,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前行……
他們不考研、不考公務員,但從未停止過奮斗的腳步,同樣創造出了別樣的精彩。他們就是忙碌在實習和社會實踐第一線的同學們。
來自傳播0801班的李文睿同學就是這些同學中的一員。標志性的黑邊眼鏡,一副熱情的笑容,見誰有困難都會伸手幫一把,他就是同學們的“睿哥”。從大二開始在聯想實習到現在作為聯想的員工去迪拜工作,他為我們很好地詮釋了“有付出就有收獲”。
早安排早行動
“如果非要說我有什么秘訣的話,那應該就是在大一時我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好了大學四年的整體計劃,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進行修善,同時也養成了凡事提前計劃的習慣。”正是因為能夠堅持凡事提前計劃準備,李文睿才能在大學四年的學習和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充分利用每分每秒。
有人說:“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可只有當你真正準備好了才能把握得住。“養成提前安排計劃的習慣后,你會發現你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好的習慣會讓你更好更快地成長。既然大家選擇了這所學校,這個專業,那么大家的起點都是相同的。如果你想要變得優秀,你的付出就必須比別人多。當然,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形成一種能激勵自己前進的好習慣,它會讓你在大學校園里乃至走入社會后都受益無窮。”李文睿說。
扎實學好基礎課程
大學學習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靠個人自覺,“學校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強大的師資力量,要懂得好好珍惜利用”,李文睿說,“大一是打基礎的時候,一定要扎實學好基礎知識,特別是一些專業基礎課程。平時我一遇到有不懂的地方,就會在課后找老師問到明白為止;我還特別喜歡和同學探討問題,這能讓自己真正學會東西。其次,學習還要廣泛涉獵。我學的傳播專業中很多課程要有好的設計理念,為此,我的常常前往798、后海等藝術氣息濃郁的地方參觀學習,還經常和同學去電影院邊看電影邊討論其中運用了什么鏡頭語言。我能在大二就順利找到實習工作,很大程度是因為基礎知識牢固,能夠把學到的東西真正運用到實際中。”
“不要認為自己做不好,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超越自己”,李文睿堅定地說。
“學工”結合事半功倍
和許多剛剛開始找實習的人一樣,李文睿一開始也沒想好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在網上投了不少簡歷,也參加了不少面試。“大學期間實習就是一個不斷經歷和摸索的過程,只有自己真正親身去體驗了,才能知道哪些是適合自己的。”李文睿一共做過四份實習工作,從最初每天打雜、替人端茶送水到畢業前就簽好合同前往迪拜開始正式工作,這一路上的故事很多。
“實習一段時間后,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不能怕吃苦,一定要踏實勤奮。”兩年來,李文睿一直是宿舍里最早起床的,簡單吃過早飯后便騎著自行車到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即使遇到沙塵暴等惡劣天氣,他也從不遲到。下班后回到學校,他也很少休息,更多的是溫習最近學的功課。他總是告訴自己:“現在正是吃苦的時候。”在公司中越重越累的活,他越是搶著去干。時常會有同學笑他傻,對他說多干少干都是一樣的錢,何必把自己弄得這么累。但他總是揮揮手,照舊爭著干活。正是憑著這股拼勁兒,李文睿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肯定,他們也愿意教這個樂觀積極的小伙兒更多工作上的東西。
“我喜歡這份工作,因此我每天都有激情去學習吸收新的東西,每當需要和其他部門共同處理工作時,我就會搖身一變‘身兼兩職’,從其他部門吸收學習平時接觸不到的東西,讓自己在每個項目做成后能有兩種不同的經驗。”
在談到如何正確處理學習與工作的關系時,李文睿深有體會:“兩者可以兼得共贏,互為動力,一個推著一個走。只要能夠正確地分配時間,高效地利用時間,就能在學習的同時得到難能可貴的實習經歷,同時還能學著如何將所學的東西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做到‘學工’有機結合,從而事半功倍的效果。”
路在腳下,夢在前方,既然選擇了目標,就堅定地走下去。讓我們趁著自己年輕,朝著理想奮力翱翔,向著夢想不停追趕。
時間:2022-12-09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李文睿夢在遠方 路在腳下
- 從緊張的高中時代走進大學的殿堂,沒有了老師的天天督促,沒有了家長的日日囑咐,一些同學便因此而偏離了航向。
- 12-09
- 妙手仁心的數據醫生
- 雪白的墻壁,柔和的燈光,一塵不染的桌子上井井有條地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精密儀器。
- 12-09
- 一名外籍志愿者的堅守
- 或許你常常看到這樣一個身影穿梭在校園里:半舊的厚針織衫,鼓鼓囊囊的書包,并不高大且微胖的身軀
- 12-09
- 注重人文關懷 關愛學生成長
- 春意料峭,激情飛揚。時針已經指向20時30分,教學樓的一間教室還不時傳出動聽的歌聲和高昂的辯論聲
- 12-09
- 為天使插上翅膀的人
- 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這個團結的大家庭里有很多王老師,但我們這里所說的則是計算機學院10級輔導員王海龍老師。
- 12-08
- 公寓里的發明家遲育杰
- 他叫遲育杰,一名普通的公寓維修工,名不見經傳,但卻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研究出了許多項小發明
- 12-08
- 快樂的楊保林師傅
- 提起楊保林,相信小營校區許多同學都不陌生,他就是那位經常給咱們在下水道撈手機、撈錢包、撈飯卡的、笑呵呵的公寓維修師傅。
-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