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非遺土陶之藝,品文化傳承之魂7月11號早晨,塔里木大學“非遺薪火相傳—美育沁潤童心”團隊在喀什古城開展了一次特別的采訪活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土陶技藝的傳承人展開了深入了解,以挖掘其中的文化精神并收獲相關知識。
喀什古城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和中亞交通要道,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其中的土陶技藝作為喀什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傳統。
在采訪中,團隊成員對土陶技藝傳承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詢問。傳承人身上的歲月痕跡與手中的黏土,讓團隊成員們對土陶技藝的魅力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這位傳承人名叫吐爾遜·肉斯塔木,是土陶技藝的第七代傳人。他從小就接觸和學習土陶技藝,對于這門手藝有著深深的熱愛和堅持。在采訪中,他向團隊展示了他多年來的創作成果,精湛的工藝以及獨特的風格讓人贊嘆不已。
吐爾遜·肉斯塔木告訴我們,土陶技藝是喀什地區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僅是一種手工藝品,更是喀什人民文化精神的體現。每一件土陶作品都承載著生活智慧和歷史記憶,代代傳承著喀什人民富饒的生活方式和深厚的情感。

在采訪過程中,團隊了解到土陶技藝的制作工序復雜而細致,需要經過挑選黏土、捏制成型、曬制干燥、上釉燒制等多個環節。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傳承人的精心照料和細致操作,方能制作出精美的土陶作品。
此次采訪使得團隊對土陶技藝的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土陶技藝不僅僅是一門手藝,更是藝術、文化與傳統的結合體。通過它,人們可以感受到喀什地區獨特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更能夠領略到絲綢之路沿線文化的博大精深。

未來,非遺薪火相傳—美育沁潤童心團隊還將繼續開展更多的采訪活動,努力挖掘和推廣喀什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通過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美育相結合,他們希望能夠喚醒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同時也為喀什地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貢獻。
塔里木大學非遺薪火相傳—美育沁潤童心團隊的努力將為保護和傳承喀什地區土陶技藝作出積極的貢獻。我們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看到更多精彩的土陶作品閃耀在世人面前,讓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命力。、
文:蔡文凱 攝:周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