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心得|諄諄教書路,莘莘學子情
生命之火,熊熊燃燒;奉獻之光,赫赫揚揚。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四季耕耘。教師燃燒著熱血的青春,迸發出辛勤的汗水,守望著萬千桃李。我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學語文教師,作為中文師范生的我參與了暑期社會實踐——麗水山區鄉村教師八八戰略二十年變遷調研,感悟優秀名師的教育教學精神。
在這個過程中我受益良多,從各位老師身上學習到很多東西。余老師分享了他在麗水的讀書經歷、做援疆優秀教師的故事以及研究民俗文學工作的成長之路;朱老師秉持“進步就是優秀”的教學理念一步步提升青田華僑中學的教學質量;作為教研員的顧老師,做踏踏實實的教育,教實實在在的數學,發表了多篇論文并獲獎;蘭老師勤于探索,樂于示范,努力探索高效語文課堂構建,課堂教學深受學生歡迎。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優秀名師是如何成長的,看到了他們堅守教育教學的初心力量,學習了他們為教育事業的的奉獻精神。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讓我提前熟悉了解了教師的職業環境,不僅豐富了我的見識,也加深了我對教育的理解,激發了我對教育工作的熱情,培養了我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同時也讓我意識到我實現成為優秀教師的道路仍任重道遠,我應在大學期間熟練掌握各門專業課,將專業知識做到靈活運用,并會領會貫通。還要多讀書,在讀書中有自己的體會,并能從中提升對文本解讀的能力,用書本武裝自己。
“陋室一間,桃李萬千。”老師傳授給我們知識,給予我們鼓勵,他們不求回報,以奉獻精神詮釋著教育工作者大愛無疆的偉大情懷。
“人固有一死,或輕于泰山,或重于鴻毛。”看張桂梅駐扎深山執教二十余載,節衣縮食幫助學生,身患重病仍堅守崗位,為山區女孩撥去迷霧走出更明朗的未來;看學生支教生活坎坷不平,為鄉村奮斗教育成功成為他們內心的聲音,因此斬獲最佳教師的頭銜;再看暑期采訪的麗水優秀名師,振興鄉村教育,引領教育發展,為麗水教育和人才培養注入活力。許許多多的例子,看到他們為社會奉獻人生。因此,人生價值更應與社會相連,我們應將人生理想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系方能成墨。作為中文師范生的我應不畏艱辛苦恨,承擔吾輩青年應有的責任,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把青春無私的奉獻,獻給偉大的教育事業,做不激的后浪。
作者:黃詩琳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在“醫”路鄉伴中譜寫青春底色
- 尋訪紅色足跡,賡續紅色血脈。伴著暑期的陽光,我跟隨南京醫科大學“醫路鄉伴”健康鄉村促進團,來到鹽城,通過現場教學、專業講解、實
- 09-03
- 稚與最初
- 這一場支教已經有了它的意義,開心過后便是不舍,因為這象征著支教的結束,故作老成的我們和稚與最初的他們在這個夏天相遇,此后便是分
-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