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居民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快速變化,宮頸癌發病率持續增高并呈現年輕化趨勢。近日,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后一公里”暑期社會實踐隊9名成員積極響應《加速消除宮頸癌行動計劃》(2023—2030年),展現學院特色,以公衛人形象,采取線上線下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女性接種九價疫苗的意愿及相關政策認知度展開調查,鼓勵女性接種九價疫苗并對相關政策進行宣傳,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調查人員分布
調查樣本中女性對九價疫苗及其政策的認知度處于中下水平,但了解后接種意愿較高
對線上線下近200份問卷回收的樣本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樣本中九價疫苗了解人數占據44.3%,相關政策了解人數占據31.65%,整體處于中下水平,但接種意愿較高。通過個人及環境因素分析,發現個人及父母教育程度越高,醫學相關專業知識掌握越多,女性對九價疫苗的了解程度越高,對相關政策關注度更高。
問卷結果顯示,人們的健康觀念較高,但由于對HPV缺乏認知而猶豫不決。基于知信行模式和健康信念模式等理論,認知對于健康相關行為的改變具有重要作用:人們接受醫學建議而采取某種有益健康的行為需要有相關方面的認知。結合問卷調查結果,想要消除宮頸癌應從教育入手。對于學生,學校要加強健康教育,積極宣傳HPV等疾病的預防措施,樹立牢固的健康意識;對于已經進入社會工作的人們,相關機構和社會應發揮積極的導向作用,加大宣傳力度,擴寬認知渠道,營造健康氛圍。
經濟水平、疫苗副作用錯誤認知降低女性接種九價疫苗的意愿
通過問卷數據發現,城市經濟水平、家庭收入較高的女性更愿意接種九價疫苗,大部分不愿意接種疫苗的女性則是認為疫苗的副作用大,價格太高。目前國內針對HPV的優惠政策正逐步落實,多地免費或補貼接種疫苗。隨著國家投入力度的加大,相信HPV疫苗將會惠及各地區。主要難點在于HPV疫苗的安全性宣傳不夠,部分女性的認知出現錯誤。為此團隊成員制作了科普短視頻,推文對HPV安全性進行宣傳,助力消除宮頸癌行動。
短視頻,推文,宣傳手冊等多種手段進行科普宣傳
問卷結果顯示,除了HPV疫苗安全性問題,女性也對HPV疫苗接種的注意事項、預約流程,HPV預防知識、檢測及治療方法,相關政策等表現出較高關注度。在接受信息方面,女性更加信任醫院等權威機構的宣傳,對短視頻的接受度更高。基于結論,團隊成員將重點放在短視頻制作上,援引醫院專家的建議,政府文件對問題進行解答。為彌補短視頻的不足,還制作了推文、宣傳手冊等進行科普宣傳。
問卷數據
團隊成員發揮公共衛生及預防醫學的學科優勢,以山大公衛人的形象展開工作,通過問卷調查,查閱文獻等方式了解女性對九價疫苗的認知水平、對接種政策的理解以及存在的疑惑。在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分工明確,盡心盡責,充分利用自己的學科背景和專業知識深入展開調研。更重要的是,團隊成員在實踐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成長,深刻體會到了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戰,明白了科學知識在預防疾病和保護公眾健康方面的作用。這次實踐也使他們更加堅定了在公共衛生領域奮斗的決心,為推動健康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