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科技大學為積極相應省中央對三下鄉社會實踐的號召,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組織了近百支三下鄉團隊,其中“訪聚瑯琊沂水之畔,共筑鄉村振興之帆”三下鄉團隊接受了赴臨沂市沂水縣馬家崖村的社會實踐任務。此次社會實踐豐富了團隊成員的社會經歷,加深了對沂水紅色精神的理解,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收獲頗豐。

7月13日,團隊成員抵達預訂民宿后,參觀了當地的沂蒙紅嫂博物館。即便抗戰勝利已經過去了近八十年,但抗戰精神永不熄滅,在中國最危難之際,總有人舍身而出,正是這些為民請命、舍生取義的先輩們,才換來我們當下幸福安定的生活。
隨后,團隊成員來到了當地的黨員活動室,進行了共產黨文化的學習。通過學習,團隊成員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黨的新思想及執政理念,并對當地的紅色文化有了進一步了解,將在日后繼續探尋“紅色足跡”。
14日上午,團隊再次來到黨員活動中心,與當地黨員進行了第一次會面。團隊成員獻上準備的紅歌與校歌,向黨員們展現了青春風采,歌聲中洋溢著對社會主義的信心與忠心。
團隊為進一步學習黨員文化,深入了解黨員工作,感受共產黨的先進性,與當日下午參觀了該村的黨員代表大會。此次會議中,馬家崖的黨員們堅持為人著想,為人民服務,工作高效,態度堅決,深深觸動了團隊成員。
通過會議,團隊成員們深刻體會到了共產黨之所以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擁護的原因,并將刻苦鉆研,爭做社會主義接班人,投入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建設中去。
7月15日,團隊開展了“愛心食堂暖民心,寸草之行傳真情”的一系列關愛老人活動。
于當日上午,團隊成員進入了當地的一所愛心食堂,做起了收拾衛生,給老人們打飯等工作。團隊成員文明禮貌、孝老敬親、不怕吃苦的態度,得到了老人們的一致贊賞。
下午,團隊成員和當地黨員一同拜訪了該村一位抗戰老戰士。老爺爺雖有著九十多歲的高齡,眼睛卻依舊炯炯有神,渾身上下充滿著力量。團隊成員為老人帶去了米和油等一些生活必需品,老人對隊員們的到來感到驚喜,似乎在我們這些年輕一輩身上看到了祖國繁榮富強的希望。

與老人暢聊一會過后,團隊成員幫忙打掃了老人家后院的衛生,打掃完畢后,便與老人進行了道別。臨走之際,老人還熱情邀請團隊成員的再次到來。
7月16日,團隊開展了“樂享馨幸福,幫扶惠生活”的一系列愛老扶貧活動,來體驗當地老人的日常生活,和關愛地方貧困戶。
了解到該村老人喜歡在村里的一棵大槐樹下閑談娛樂,于是隊員們便在上午來到大槐樹下與老人們互動起來。團隊成員們和老人們交流日常生活,給老人們獻歌獻舞,同老人們比起牌技,并為老人們送去“愛心水”,為老人們帶去炎炎夏日中的一份清涼。
下午,團隊成員拜訪了當地的一位貧困戶,并帶去了米面油等一些生活必需品,老爺爺對成員們表達了真摯的祝福,感謝大學生朋友們對他的關愛和幫助。
7月17日,團隊成員決定對當地兒童進行紅色文化的宣傳教育,便開展了“情暖童心筑未來,相伴成長助前行”的一系列活動,以更加親切的方式,幫助孩子們更容易地理解當地的紅色文化,實現紅色傳承。
之后隊員通過采訪得知當地傳統農業正逐步向新型農業轉型,果農們也逐步接納了新興技術,大步邁入新時代,大型機械生產、直播帶貨、快遞發貨,大大提高了當地農產品的生產效率和推廣程度。
傍晚時分,隊員們與果農一起進行了一次直播帶貨,親身體驗到果農們已經逐步適應這種新型售賣方式。科技的發展正改變著這個時代,改善著人們的生活,人們也正逐步走向富裕。

通過這次為時六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們切身體會到了社會主義為人們帶來的幸福,并擴寬了眼界,感受到沂水縣濃厚的紅色氛圍,提升了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能力。日后“訪聚瑯琊沂水之畔,共筑鄉村振興之帆”團隊將堅守初心,積極相應祖國的號召,將自身投入建設祖國的事業中去,堅持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