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開始我國相繼出臺了多項促進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國家希望通過制造業環境治理帶動全產業綠色發展,能源結構的調整成為了我國重要的戰略部署,新能源產業鏈如何高效、有利的發展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實踐團從1月9日起始對凱盛新材和朗新科技兩家新能源行業企業展開了為期16天的實踐研究,活動主要通過訪談的方式來展開,并且關注重點以產業鏈的協同發展為核心,目的在于探索新能源產業上下游聯動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有何影響,其中凱盛新材與朗新科技分別代表新能源行業中的上游和下游企業。

圖1 實踐團成員對朗新科技丁總進行訪談
在項目內容方面,首先針對與上游產業的發展,實踐團線上走訪了凱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是一家主要從事精細化工產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氯、硫基礎化工為起點,逐步延伸至精細化工中間體氯化亞砜,進一步延伸到芳綸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酰氯及其他酰氯系列產品,再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PEKK),同時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尾氣經回收再用于氯化亞砜生產,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綠色循環產業鏈。
圖2 凱盛新材的發展歷程采訪
其次對于中下游產業的探索,實踐團選擇深入訪談了解朗新科技的業務模式與新能源的發展方向。朗新科技旗下包括分布式光伏云平臺以及充電樁兩大新能源業務,目前在新能源高速發展的環境下,這兩項業務在現有市場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關于朗新科技的分布式光伏云平臺的建設,截至2021年公司旗下新耀能源已經實現平臺服務29個省市區,新接入電站1700+座,累計接入18000+座,新增設備13000+臺,裝機容量達10+GW,全年支撐電站發電量超100億kWh。

圖3 丁總對朗新科技公司進行介紹
另外,近三年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公司將業務的重心逐漸偏向充電樁的發展,抓住下游市場的高前景業務,突破自身業務的局限性。根據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來看,未來15年汽車電動化將加速發展,對充電樁的需求持續提升,充電樁市場的高速發展,整合性平臺的需求逐漸增大,誕生了聚合平臺,朗新科技抓住時機,憑借自身與支付寶、高德地圖等企業的長期合作伙伴關系,接入星星充電、國家電網、云快充、南方電網四大品牌充電樁,打造充電樁聚合平臺"新電途"。
朗新科技作為新能源產業鏈中下游服務企業能取得目前的成績不僅僅是自身決策的正確性所致,還是公司將社會責任與民生發展作為自身業務開拓的基礎,以服務社會為著眼點,緊跟國家政策導向,積極投身技術研發,致力于建設綠色、清潔的社會環境。正因為新能源行業中的優質企業做到了“以科技為起點,以創新求發展,采能源做貢獻,創未來為責任”的宗旨,新能源行業才能正向高速發展,從而進一步地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欣欣向榮。

圖4 充電樁市場高速增長與需求增加的介紹
在項目特色方面,首先在實踐企業的選擇上,實踐團選擇了凱盛新材和朗新科技兩家龍頭企業來分別代表新能源行業的上游和下游,這樣有利于實踐團對于整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有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在訪談問題的設計上,實踐團不僅設計了相關問題來了解相關企業的基本信息,企業新能源業務的發展現狀,企業面臨的市場現狀,還采訪了相關人員對企業的未來以及相關產業的未來情形的預估。最后雖然實踐團的活動大多采取了線上的方式,但是實踐團充分利用線上方式的便利,不僅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訪談,更是通過線上的方式參觀了企業的產業。

圖5線上參觀凱盛新材新型材料

圖6線上參觀凱盛新材研發生產環境
在成果感悟方面,通過對兩家企業的深入了解,實踐團對新能源行業與中國經濟的關系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全球能源危機發展趨勢不可忽視,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源消耗始終是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新能源材料具有低碳、可再生等先天優勢。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有助于我國實現逐步產業迭代升級,助力我國優化能源結構,最大程度保證國民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在國家大力實施“雙碳”政策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材料行業必將迎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展機遇。未來,不管是國家級宏觀政策層面,或是地方政府出臺的具體規章制度層面,都必然會在建設用地審批、能源指標、產研合作、專利保護和人才培養與引進多個層面給予新能源材料等行業發展強而有力的政策支持。

圖7 能源結構供給側變動情況介紹

圖8 能源結構消費側變動情況介紹
另外朗新科技的受訪人表示中國未來新能源發展的戰略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到2010年,實現部分新能源技術的商業化。第二階段到2020年,大批新能源技術達到商業化水平,新能源占一次能源總量的18%以上。第三階段是全面實現新能源的商業化,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到2050年在能源消費總量中達到30%以上。中國新能源發展任重而道遠,低碳經濟、低碳生活呼喚新能源。由于我國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經濟的快速發展將進一步增大資源消耗的強度,日益加劇的能源供求矛盾已經成為制約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視節能降耗,充分認識新能源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所以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