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黨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踐團隊成員偶然了解到目前農村田間的生態環境較為惡劣,大量農藥包裝廢棄物散落田間地頭,據調查,我國每年產生的農藥包裝廢棄物超過100億個,被農民隨意丟棄的農藥包裝廢棄物約30%,而實際回收率僅在15%左右。大量散落在田間地頭的含有農藥殘留物的包裝物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危害著居民的身體健康。為推進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進程,實踐團于2023年1月10日赴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針對后山村的生態環境整治工作展開調研。

圖1 廢棄物隨意丟棄現狀

圖2 實踐團線上商議活動安排
1月10日后山村村委會主任于雪梅熱情接待了前來交流學習的實踐團成員,實踐團成員就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置問題和于主任進行了簡單訪談。于主任表示目前對于農藥危險廢棄物如反光膜、農藥瓶的回收缺乏專門的措施,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后山村也將把重心轉移到農村社會源危險廢棄物的回收與處置上來,相信采取科學規范的處理措施,會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發展。

圖3 于主任和團隊成員交談
1月12日至13日期間實踐團深入后山村,走訪后山村農資店以及村內住戶,通過訪談和調查問卷的形式調研村民對于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意識。通過走訪農資店,團隊成員了解到后山村務農住戶每年使用的農藥數量不在少數,農資店卻沒有專門設置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站點。團隊成員簡單向于店長科普了農藥包裝廢棄物亂扔對農村的生態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于店長聽后表示作為社會企業應當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之后會與政府部門進行合作共同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

圖4 農藥店走訪調研圖
隨后團隊成員走訪了后山村內的一些住戶,對他們進行了簡單的采訪和問卷調查,采訪過程中團隊成員發現后山村的住戶對農藥包裝廢棄物等社會源危險廢棄物的危害了解的并不多,稍微有環保意識的農民會把包裝廢棄物帶回家扔到垃圾桶中,也有部分人會順手直接將包裝廢棄物扔在田里。采訪過程中團隊成員也對后山村的住戶進行了科普宣傳,告知其農藥包裝廢棄物長期積累造成的環境、水質及土地的污染,并下發調查問卷。

圖5 后山村住戶走訪調研圖
2023年1月14至15日期間,實踐團前往村民家對線下調查問卷進行了回收,并就已回收的紙質問卷進行整理統計。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后山村的社會源危險廢物產生量大,對后山村的土地和水源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并且,大部分農民對農藥包裝廢棄物等社會源危險廢棄物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其中有93%的被調查者表示并未在村里見過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相關宣傳。

圖6 團隊成員整理紙質問卷
為充分了解農民對于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意識,判別后山村目前的農藥包裝危險廢棄物處理和村民的認知情況是否屬于個例,團隊成員針對上述現象設計了線上調查問卷。實踐團敲定線上問卷的主要調查對象不僅包括了農村家庭的大學生、研究生和他們的家人朋友,還包含后山村以及團隊成員居住地周圍村莊的村民。通過2天時間的問卷發放和回收統計,實踐團通過線上平臺得到了共計211份的有效樣本。

圖7 問卷分析結果扇形圖
針對訪談與問卷調研結果,實踐團組織了一次線上會議對其進行深入討論,分析了目前農村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整治問題難的原因。團隊成員討論后認為,主要有上層政策不協調、下層落地不到位兩層原因。上層政策不協調指的是,村干部在執政過程中,相關支持性政策制度的貧瘠與專項扶持資金的空缺,使得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整治治理工作在起步階段就步履維艱。下層落地不到位指的是,在村民從事農業活動的周邊,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點少之又少;加之村民對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相關知識了解甚微,使得農村危險廢棄物的整治治理在實施階段困難重重。
針對以上問題,團隊成員建立了“東華管院農社危廢”公眾號及微博號,更新團隊日常實踐活動的同時,也對農村社會源危險廢物的有關政策及知識進行分享與科普,希望提高大家在該方面的意識。同時,實踐團對相關部門以及企業進行了線上訪談,共同探討了合理回收處置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措施。

圖8 電話訪談
針對訪談內容,經團隊成員探討,實踐團建議政府方面從落實相關政策、加大資金支持、推廣農藥噴灑服務業和集約化農業等方面展開;企業方面可以從引導農藥包裝升級、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入手。
1月20日至21實踐團與村委交流調查詳情,并討論村委的可實施措施。考慮村委的實際責任范圍及宣傳力度,日后可以通過微信群、懸掛條幅標語、喇叭廣播、定期組織宣講等方式,對農戶持續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相關知識的普及和教育宣傳,引導農藥使用者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實踐團為此提供了自行設計的宣傳海報并在后山村張貼宣傳。

圖9 團隊成員與村委交流現階段調研成果

圖12 實踐團成員在后山村粘貼處理建議海報
此外,在實踐團成員進行實地探訪的同時,在外地無法參與線下考察的成員也擔當起了宣傳工作,實踐團線上成員制作了不同風格的圖文類宣傳資料,發布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置的宣傳力度。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實踐團分工有序,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這讓實踐團成員感受到了農村生態建設所存在的問題,更感受到解決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與緊迫性。線上成員主要負責線上問卷調查、線上訪談以及文稿宣傳等工作,線下成員主要負責線下問卷調查、線下走訪以及海報粘貼等工作,共同為后山村的生態環境改善貢獻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