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欣語 高子嘉)7月6日,安徽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赴合肥市長豐縣造甲鄉“項目e站”本科生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們在清晨的第一縷曙光乍現之前,順利抵達了占地有54.5畝的豐德康安徽長豐育種站。

在這里,團隊成員們拜訪了專注于水稻品種資源和新品種選育研究的張效忠教授。張教授身為我國知名的水稻育種專家,長期投身于水稻優良品種的培育與推廣工作。

張教授緊密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為團隊成員詳細講述了優質水稻的試驗、篩選和推廣過程。他著重強調,要選用優良的父本和母本進行雜交,從而培育出更為優質的稻米品種。與此同時,張教授向成員們展示了栽培技術與機械操作的完美配套應用。在機械化生產方面,他介紹了水稻機播育秧、機械插秧、機械施肥和機械收獲等操作流程。

在交流的尾聲,團隊成員們對張教授的分享表示由衷的感謝。水稻育種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但每一次的突破都可能為糧食安全帶來巨大貢獻。團隊成員們作為未來的科技力量,一定能夠繼承和發揚這種探索精神,將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為農業現代化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