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薛家洼,見證生態“蝶變”。

6月16日,安徽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青衿-星火尋跡團沿著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赴馬鞍山薛家洼生態園的考察路線,踏上了一場探尋生態發展密碼的時間之旅,感受這座城市在長江生態保護上的華麗轉身。抵達薛家洼,眼前的美景令人陶醉。碧波蕩漾,綠樹成蔭,一幅生機勃勃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然而,隊員們從當地村民口中得知,幾年前這里還是非法碼頭、散亂污企業聚集的“臟亂差”之地。
2019年,馬鞍山打響了長江岸線綜合整治和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的攻堅戰。非法碼頭被一一拆除,散亂污企業被關停取締,漁民響應“十年禁漁”號召退捕轉產。政府通過“四有一暢”政策,為上岸漁民提供補助、辦理養老保險、分配安置住房,并幫助他們就業轉型。曾經的捕魚“老把式”蔡來保,如今成了護漁員,守護著這片來之不易的碧水藍天。
如今,薛家洼生態園及濱江濕地公園等已成為市民休閑的“網紅”打卡地,實現了從“生產岸線”到“生活岸線、景觀岸線”的華麗蛻變。

牢記囑托,奮勇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馬鞍山考察,賦予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新發展定位。習總書記在考察時強調,要增強愛護長江、保護長江的意識,實現“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環,早日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的勝景。
生態長江的畫卷在一江兩岸徐徐展開。從薛家洼舊貌換新顏到采石磯秀麗風光,從浮沙圩紫色花海到“和州之心”揚帆起航,馬鞍山實施了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建設長江綠色生態廊道,不斷繪就“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美麗畫卷。

此次實踐,隊員們深刻領悟到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相輔相成。大家紛紛表示,將把這份實踐感悟化作行動力量,傳播生態保護理念,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守護長江的行列中來,共同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