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
賞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
劉長卿擅長五言律詩,自不同程度的流露著詩人與貶官的抑郁悲凄之情。然而,此詩卻顯得獨特,不僅寫出了風雪夜歸的情形,而且寫出了奔波中的驚喜與欣慰,情感起伏跌宕,是他的名篇之一。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起筆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日暮”點明時至傍晚日落時刻,“蒼山遠”寫出路途遙遠迷蒙。“日暮”之時“蒼山遠”,不僅寫道路難行,也寫出了詩人心情的沉重。次句“天寒”點出時令,隆冬季節嚴寒冰雪,山野寂寥無生氣,“白屋貧”直接寫出了人煙稀少、屋舍簡陋的鄉村小屋。“遠”“貧”兩句互文見義,渲染出荒涼寂寥、凄清冷落的氣氛。在這樣的環境中,“柴門聞犬吠”,既是夜間異樣的聲響,也突顯出主人家的清幽寧靜。這兩句平淡敘述,卻為下文情感的陡轉作了鋪墊。從“日暮”到“天寒”,看似平鋪直敘的筆法,卻在轉眼之間把景象推到冰寒漆黑的底層。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結句展出了一幅風雪夜歸圖:冒著風雪匆匆趕來的投宿者,穩穩的叩響了柴門,開門人一面驚喜一面聽叩門人隨口而出的詩句“柴門聞犬吠”,恍若見到了冒雪而來的遠客、枯寂茅屋突然喧鬧溫馨而令人感到愜意欣喜。
這首詩用凝練的畫筆,描繪出一幅饒有情致的風雪夜歸圖。詩意是顯而易見的:風雪飄飛的深夜,主人雪中歸來,報以“柴門聞犬吠”之聲,瞬間化冰冷寂寥的心情為溫馨興奮。全詩僅用20個字詞,就清楚地交代了這位風雪夜歸人的時間、環境和心情,生動地表現了冬天的寒冷和當時夜晚的溫馨。在讀者面前展現了一幅鮮明的圖畫:在風雪飄飛的深夜,詩人投宿芙蓉山主人之家,雖然路途艱難遙遠、雖然寒風凜冽、冰天雪地,但旅途中的辛苦疲憊在“聞犬吠”之中都煙消云散了,“犬吠”也增添了熱烈親切的氣氛。
這首詩意境開闊,語言質樸凝練。詩人只用了二十字,以語言樸實見長的寫作技巧就精雕細刻地描繪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荒山孤舍風雪人歸的圖畫。它不事雕琢,剪裁精當,“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雖有奇麗之情思、精工之描寫,卻又藏而不露。語言簡練樸素而多有變化:結構緊湊自然,感情宣泄于淡淡的敘述之中。
附原詩文: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作者:謝雯婕 曹經緯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貫徹落實二十大 繪就民族團結圖
-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民族團結的重要論述,堅持以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發展。7月5日
- 07-05